互联网平台春节档成绩单:营销盛宴背后的争夺战
AI导读:
随着2025年春节假期的结束,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亮出了春节档的辉煌成绩单。小红书、淘宝等平台通过春晚合作、红包活动等方式展开营销盛宴,争夺曝光量、流量和用户参与。文章分析了平台们的营销策略和未来规划。
随着2025年春节假期的圆满落幕,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亮出了春节档的辉煌成绩单,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营销盛宴。
作为总台春晚的独家笔记分享平台,小红书于2月6日发布了其春节庙会的收官战报。数据显示,自1月22日至2月4日,站内涌现出亿级爆款话题高达988个,春节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突破925亿,互动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7亿次。图片来源:小红书
与此同时,淘宝也作为2025年春晚的独家电商互动平台,在春节期间大展拳脚。今年,淘宝的玩法别出心裁,从1月21日起,用户只需在淘宝搜索“淘个好彩头”即可参与活动,而活动的首个环节便是让用户许下新年愿望。除夕夜,春晚主持人宣布,全球华人已在淘宝上点亮了7.2亿个心愿。
电商平台们不惜重金投入春节活动,力求在玩法上推陈出新。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崔丽丽指出,电商平台几乎倾尽全力争取与春晚等大型年节性IP合作,这一现象已不仅限于电商或支付平台,连大型计算基础设施如阿里云也纷纷加入,几乎成为了消费级互联网平台全员参与的事件。
崔丽丽进一步分析,春晚作为年度大事件,无论是中央台、地方台还是大型内容类平台,都拥有细分客群领域的影响力。特别是今年的蛇年,融入了首个非遗春节、“两头春”等传统元素,为互联网流量的变现增添了更多场景。
尽管平台们投入巨大,但并未一味追求直观的变现,而是更加注重“互动”数据。那么,在这场春节档的争夺战中,平台们究竟在争抢什么?
淘宝、小红书、抖音、微信等各大平台在春节营销上各显神通。据人民网报道,总台春晚境内全媒体累计触达人次高达168亿,同比增长18.31%,其中移动端受众规模增长52.46%。今年,小红书与央视春晚深度合作,不仅打造了七小时的《大家的春晚》直播,还设置了春节庙会主会场地图,让用户通过“集贴纸换小红袋”的方式参与讨论。而淘宝则准备了25亿元的大红包,并上线了春节许愿活动,吸引了全球华人7.2亿次的许愿。
相比之下,抖音的存在感稍显逊色,但仍通过直播春晚和发布春节消费数据报告等方式参与其中。此外,春节期间还掀起了一场“送礼物争夺战”,微信小店、淘宝、京东等平台纷纷上线“送礼”功能,其中微信送礼“蓝包”功能在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最为火爆,书籍成为送礼首选。
那么,平台们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春节鏖战中究竟在争抢什么?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电商在春晚的营销已从拉新用户转向以促活为主,今年的趋势仍是促活,同时加强趣味性和娱乐性,以此提升销售转化。崔丽丽则表示,平台们争夺的主要是曝光量、流量和用户参与,在存量市场中,营销是一场持续而长久的竞争。
从各大平台的动作中,不难看出它们对未来的规划。以小红书为例,通过与春晚合作、孵化热门话题等方式,正试图打造全民讨论场,进一步拓展其影响力。而淘宝则从去年开始调整营销方向,更加注重留存而非直接转化。
无论最终是否达成可观的转化成交,对于平台们而言,押注春晚、积极参与春节营销无疑都能收获一定的价值。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指出,春晚的品牌价值可以提升互联网大厂的品牌美誉度,同时也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此外,春晚的全民性还可以让互联网大厂的产品、服务得到展示,甚至成为一时流行或开启新的风口。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