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消息,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12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80%以上制造业行业,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及碳排放,代表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领先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近日发布重要消息,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已成功建立起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达到先进级标准,更有230余家智能工厂被评为卓越级。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

  这些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的卓越级智能工厂,其覆盖范围之广,已囊括了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它们通过构建智能仓储、在线智能检测、产品数字化研发设计、智能排产调度、质量追溯与分析改进等一系列优秀应用场景,共计近2000个,极大地提升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数据显示,这些智能工厂的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了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了22.3%,不良品率更是平均下降了50.2%。同时,在环保方面,这些智能工厂的碳排放平均减少了20.4%,展现出显著的提质增效降碳效果。这些卓越级智能工厂无疑代表了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顶尖水平。

  智能工厂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载体,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力量。为了深入贯彻《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并按照《“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任务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共同开展了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该行动旨在分级建设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乃至领航级智能工厂,通过省级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的推荐、专家评审以及网上公示等严格程序,近日正式印发了2024年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展望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携手相关部门,持续推动卓越级智能工厂的培育和推广工作,并适时启动领航级智能工厂的培育计划。这一举措旨在引导企业积极探索未来制造模式,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层次拓展演进,为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智能工厂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