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抽水蓄能项目的核准流程提出严格要求,旨在推动行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同时强调生态优先、需求导向、优化布局和有序建设四大原则。

2025年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携手发布了《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抽水蓄能项目的核准流程设立了严格规范。

根据《办法》规定,抽水蓄能项目的推进需遵循先评估、后核准的原则。核准机关需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独立对项目的申请报告进行咨询评估。评估内容涵盖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经济可行性、生态环境影响、水资源利用、移民安置方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及电网接入条件等多个维度,旨在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和造价。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调峰、调频、调压、系统备用及黑启动等多重功能,是当前技术最为成熟、经济性最优且具备大规模开发潜力的绿色灵活调节电源。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投产装机规模已突破5800万千瓦,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

然而,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5月,国家能源局指出,部分地区抽水蓄能项目存在前期论证不充分、工作不深入、需求不明确、项目申报过热等问题。为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早前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抽水蓄能规划建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应对。

谈及此次《办法》出台的背景,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为深入贯彻《能源法》关于“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并出台了本《办法》,旨在进一步明确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的管理要求,推动行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该负责人还强调,抽水蓄能项目的开发建设应遵循四大原则:一是生态优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项目规划、核准、建设和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监管,打造生态环境友好型工程;二是需求导向,国家统筹论证抽水蓄能需求,科学规划未来一段时期的全国抽水蓄能总量规模,合理引导发展预期;三是优化布局,在做好全国和区域抽水蓄能总量规模布局优化的基础上,各省(区、市)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站点条件、电价承受能力、电网接入等因素,优化明确具体项目布局;四是有序建设,准确把握抽水蓄能电站作为能源基础设施的定位,统筹考虑电力供需、区域协调和产业链协同等因素,合理确定年度抽水蓄能发展规模,指导全国抽水蓄能电站积极有序建设,既要适度超前规划,又要避免过度超前。

抽水蓄能电站示例图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