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引领AI新生态,开启科技创新新篇章
AI导读:
DeepSeek系列模型成功登陆国家超算网互联网平台,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000万,云服务提供商和国产芯片厂商纷纷接入,DeepSeek引领AI进入生态协作新阶段,推动科技创新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繁荣,同时也面临数据壁垒、应用能力有限等挑战。
自春节以来,DeepSeek的热度持续不减,备受各界瞩目。据2月6日最新消息,DeepSeek系列模型,包括DeepSeek-R1、V3、Coder等,已成功登陆国家超算网互联网平台。这一重大进展意味着用户无需再将模型下载到本地进行部署,而是可以直接在线完成DeepSeek系列模型的推理、部署以及定制化训练与开发,极大地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和效率。
当天,DeepSeek对外公布的日活跃用户数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仅仅上线20天,其日活跃用户数便成功突破了2000万大关。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DeepSeek的强劲增长势头,更意味着它在上线仅5天时,日活用户数便已经超越了ChatGPT上线同期的数据,从而在短短数十天内迅速成长为全球增速最快的AI应用之一。
此外,百度智能云、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火山引擎以及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国移动移动云、中国联通联通云等国内主流的云服务提供商也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模型。与此同时,海光信息、摩尔线程等国产芯片厂商也在近日纷纷表态支持DeepSeek模型。从底层芯片到云服务商,DeepSeek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AI大模型的竞争态势也似乎在一夜之间从激烈的“百模大战”迈入了全新的“生态协作”阶段。
重塑竞争格局的新常态
DeepSeek之所以能够迅速改写AI领域的竞争格局,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成本控制、卓越的性能表现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三个关键要素不仅推动了DeepSeek的快速发展,更成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指出:“DeepSeek的出现,并非一种从无到有的创新,而是一种从1到100的创新。”他认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数量众多的工程师群体,这些优势使得中国能够快速实现技术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应用。因此,“应用层反超”已经成为中国创新的新常态。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讲师刘念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认为,DeepSeek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价比实现了技术的真正普及和普惠。同时,其开源路径为全球研究者提供了参与和学习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模型的优化和迭代。这不仅推动了中国AI产业的进步,更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AI技术的发展。她强调,DeepSeek的发展启示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保持技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开放、共享”的精神。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系主任李然在接受采访时用三个“有助于”概括了DeepSeek带来的深远影响。首先,DeepSeek的技术创新有助于实现技术突破与自主可控。作为国内领先的大模型,DeepSeek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AI底层技术上逐步摆脱对西方开源框架的依赖,为国产AI生态注入了自主可控的关键能力。其次,DeepSeek有助于生态构建与产业升级。随着各大云服务巨头以及国产芯片厂商的接入,DeepSeek生态将得到快速发展,从而推动金融、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的智能化改造。最后,DeepSeek有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算力规模实现了与全球顶尖AI模型相当的效果,这将有助于中国企业人工智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拓展。
开启科技创新的新机遇
DeepSeek所引发的“杠杆效应”正在推动科技创新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繁荣”。通过技术开源降低门槛、算力基建赋能产业、跨学科融合拓展边界、数据要素激活价值以及全球化协作分散风险等多个方面的协同改变,科技创新的机会正在从少数头部企业扩散到全产业链。
对于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而言,DeepSeek在促进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拓展市场与国际化发展以及加快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将带来诸多全新的发展机遇。例如,随着DeepSeek与国产芯片的适配逐步成熟,为芯片研发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随着AI应用的加速普及,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也将显著提升。
重庆软江图灵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强表示:“结合DeepSeek的强大推理能力和开源模式,我们将在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医学以及材料科学领域的专用AI模型创新和跨学科合作方面进行技术突破。”他认为,DeepSeek的开源和低价策略不仅推动了全球AI技术的普及,还将改变全球AI市场的格局。
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DeepSeek的持续火爆,它也成为各类社交媒体上的焦点话题。许多社交平台上的用户开始使用DeepSeek来锐评各种事物,展现了其带来的情绪价值或情感满足。
然而,对于整个科技行业创新而言,DeepSeek的火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清华大学博士、浙江大学金融学系校外导师崔伟指出,虽然DeepSeek在短时间内引发了全球关注,并得益于更开放、更高效、更普惠的三大优势,但目前关于其训练数据来源的争议反映了数据本身存在的壁垒。此外,要实现超越式的创新和绝对领先,还需要在核心算法、硬件体系等方面取得理论上的进一步创新。
崔伟还提到,大模型的真正价值关键在于应用。目前DeepSeek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日常效率提升方面,而在企业界和科研领域得到深入应用还面临着专业数据不足、应用能力有限等限制。同时,开源虽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带来了合规和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尽管DeepSeek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影响力,但人工智能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上游新闻记者:杨昕华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原文链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