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重庆摩托车产业在经历波折后强势崛起,2024年产量和产值均创历史新高。企业重练“内功”,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成功向高端市场发力。同时,出口量值均居全国前列。未来,重庆摩托车产业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加速布局智能化电动化。

新重庆-重庆日报讯,在农历蛇年除夕的前两天,即1月26日,重庆润通控股的生产车间内依旧机器轰鸣,设备高效运转,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家位于江津区的企业,主营户外动力、摩托车、沙滩车等产品,尤其以其摩托车产品专攻海外市场而闻名。

尽管岁末年关,大部分企业已进入“放假”状态,但重庆的摩托车企业却仍在忙碌。据市经信委透露,2024年重庆摩托车产量预计达到650万辆,同比增长15.6%,产值已近千亿元,产量和产值均创历史新高。重庆,这座曾被誉为“摩托车之都”的城市,在经历了产业的波折后,如今正展现出摩托车产业的强势崛起。

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复兴,离不开企业重练“内功”的努力。近年来,重庆摩企纷纷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研发并推出了一系列新技术。例如,在2024年的中国摩博会上,宗申与本田同时发布了基于“E-Clutch”电控离合器技术的新产品,显示出重庆摩企在该技术上已具备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此外,隆鑫、航天巴山、力帆等企业也相继获得了多项专利,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随着摩托车市场的转型,大排量、高端化摩托开始受到关注。重庆摩企凭借新“内功”的积累,成功向高端市场发力。宗申、力帆、隆鑫等传统强企纷纷推出高端品牌和产品,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银翔、航天巴山、鑫源等新兴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进一步壮大了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实力。

在出口方面,重庆摩托车同样表现出色。据重庆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摩托车出口量达到502.7万辆,出口值达到20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25.9%,出口量值均居全国第三位。这得益于重庆摩企苦练“内功”重塑形象,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助力。例如,市商务委组织了多家摩托车相关企业参展国际摩托车展会,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展望未来,重庆摩托车产业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加速布局智能化电动化。业界认为,大排量、高端化摩托车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重庆已经开始相应布局,电动摩托车的产销量大幅增长。同时,重庆本土摩企也在积极研发设计电动摩托车产品,预计今年将投放国际市场。

此外,随着宗申正式接手隆鑫,全国最大摩托车集团正式诞生。这一合并将有助于双方在资源配置、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化,推动重庆摩托车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升级。重庆摩托车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重庆摩托车生产车间忙碌景象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