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成都文创产业绽放全球舞台
AI导读: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过60亿元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冠军,标志着成都文创产业走向全球。文章回顾了‘饺克力’动画工作室的创业历程,探讨了成都科技+文化融合模式对文创产业的推动作用。
中新网成都2月7日电 (王利文) 2013年的炎炎夏日,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迎来了一支名为“饺克力”的动画工作室,其创始人饺子(杨宇)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基地三楼的小小办公间内,怀揣着动画梦想悄然启航。
历经十二载春秋的辛勤耕耘,这颗在孵化器内默默孕育的“种子”,终于绽放出耀眼的光芒——2025年春节档期,由“饺克力”华丽转身为可可豆动画公司精心打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超过60亿元的惊人票房,一举夺得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宝座,标志着“成都造”文化IP成功跨越国界,迈向世界舞台。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7/1738893614923.jpg)
资料图展示了位于四川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内的哪吒雕塑,生动诠释了成都文创产业的蓬勃生机。图片由成都市科技局提供。
回望过去,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作为科技部认证的国家级平台,见证了无数初创团队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蜕变历程。2013年,“饺克力”团队入驻时,恰逢成都“创业天府”计划如火如荼地展开,构建了一个涵盖政策扶持、资本引入、技术共享的全方位孵化生态。基地负责人金泓宇深情回忆:“他们带着对动画艺术的无限热爱而来,而我们则通过房租减免、技术资源共享、业务对接等一系列扶持措施,助力他们跨越初创期的重重难关。”
在基地的精心培育下,“饺克力”团队迅速崭露头角,不仅承接了武侯祠大庙会数字化项目,还完成了杜甫草堂等文化地标的动画宣传片制作。短短三年内,团队规模从最初的3人扩增至10余人,办公空间也从三楼升级至五楼,最终蜕变成为拥有电影级制作能力的可可豆动画公司。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7/1738893614974.jpg)
资料图展示了地处四川成都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这里已成为中西部数字文创产业的璀璨明珠。图片同样由成都市科技局提供。
《哪吒2》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成都深厚文化底蕴与科技创新实力完美融合的结晶。影片中,太乙真人的“椒盐普通话”、三星堆青铜面具元素以及川西民居飞檐翘角的独特设计,无不彰显着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AI辅助动画制作、物理渲染、动作捕捉等前沿技术的运用,则充分展示了成都科技赋能文创产业的强大实力。导演饺子感慨道:“成都的包容性与文化底蕴为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而政府搭建的产业生态则为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广阔舞台。”
在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这片热土上,“科技+文化”的融合模式得到了生动诠释。作为中西部数字文创产业的领头羊,该园区汇聚了腾讯新文创总部、爱奇艺潮流文化坊等60余家知名企业,形成了从IP开发、内容制作到衍生品运营的完整产业链条。参与《哪吒2》特效制作的墨境天合公司视效总监邢明礼表示:“我们与可可豆动画公司仅一街之隔,这种‘面对面’的紧密协作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近年来,四川省将网络视听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先后建设了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等两大国家级平台,并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瞪羚企业补贴”、“游戏版号奖励”等,同时依托“蓉漂计划”吸引高端人才加盟。成都正以“三城三都”建设为目标,加速推动科幻、动漫、电竞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
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成都涌现出了《哪吒》、《王者荣耀》等一系列现象级IP。据统计,2024年成都影视相关企业总营收达到533.31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形成了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王瑛指出:“成都依托古蜀文明、三国文化等独特IP资源,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文化资源转化升级,正逐步构建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高地。”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