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引领大型模型开放新风尚
AI导读:
Deepseek的成功引发大型模型开源闭源之争的思考,开放成为大型模型成功的必经之路。OpenAI向全体用户免费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英伟达、亚马逊、微软及国内云服务商均已宣布接入Deepseek。大型模型应用的繁荣需要开放的生态支撑。
在技术领域,开源与闭源一直是备受瞩目的技术路线之争,两者各有考量。然而,对于大型模型而言,开放成为了其成功的必经之路。就在2月6日凌晨,OpenAI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向全体用户免费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这一举措无需任何注册流程。
AI搜索的兴起,无疑让谷歌、必应等传统搜索巨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搜索这一“古典互联网”范畴的话题,已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相信,OpenAI此举是受到了当红大型模型Deepseek火爆表现的直接刺激。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应对、拥抱市场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无论是国产大模型在商用领域的价格战,还是ChatGPT搜索功能对普通用户的免费开放,都体现了这一点。开放是一个多层次、不断动态博弈的过程。
随着大型模型的走红,开源与闭源的争议也日益激烈。OpenAI、百度、华为等企业选择了闭源路线,而Meta、阿里、腾讯等则成为了开源的坚定支持者,谷歌更是采取了开源与闭源并行的策略。然而,仅仅以开源或闭源来评判一个模型的开放性,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大型模型发展到今天,相对领先的反而是那些奉行闭源路线的企业,如OpenAI和百度。虽然它们的代码是闭源的,但它们对API接入开发者生态的重视,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开放行为。
Deepseek的成功,似乎让开源阵营扳回了一局。但仔细分析,其成功主要得益于技术突破和企业运营方面的另辟蹊径,即以算法优化和较低成本打破了巨额资本和算力堆砌的传统模式。这与其说是要取代谁,不如说是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在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宏大愿景下,大型模型始终面临着Scaling law(尺寸定律)变慢的难题。而Deepseek的成功,无疑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英伟达、亚马逊、微软以及国内的百度云、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均已宣布接入Deepseek,这进一步证明了其开放性和影响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前台的激烈对抗,更要看到不同阵营之间如何寻找开放合作的力量。以开源与闭源为例,这两股力量在信息浪潮席卷全球的数十年里,一直都是盘旋上升、相互促进的。无论是闭源的Windows系统与开源的Linux系统,还是闭源的IE浏览器与开源的Chromium内核,亦或是闭源的iOS系统与开源的安卓系统,它们之间的缠斗故事贯穿了PC到移动时代,并在智能时代继续上演。
无论选择哪种技术路线,当事公司想要获得成功,都必须打造开放的生态,吸引尽可能多的开发者进行适配。没有开放生态的支撑,任何技术路线都难以长久发展。Deepseek的成功不仅引发了人们对百度CEO李彦宏“闭源信仰”的揶揄,更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开放生态的重要性。李彦宏一直强调:“没有应用,开源闭源模型都一文不值。”这句话在当今的技术市场中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大型模型应用的繁荣,不是靠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模型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整个开放生态的共同努力。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期待更多像Deepseek这样的优秀模型涌现出来,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