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2025年将推进1246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5.6万亿元。同时,广州将打造具有广州特色优势的“21+8”重点产业体系,包括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并瞄准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产业体系全面优化升级。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2月6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召开,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在会上透露,2025年广州将大力推进1246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涵盖国铁、城际、地铁等传统基础设施,以及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总投资额高达5.6万亿元。同时,广州将加大项目推介力度,进一步向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开放。

“四向”发展战略引领

郭永航指出,广州当前正处于动力转换、优势再造和新一轮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广州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布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强调,广州将坚持“四向”发展战略:

一是产业向新,工业投资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壮大。

二是改革向深,广州已实施660项改革举措,重塑招商引资和项目筹建机制,营商环境得到大幅提升,经营主体数量超过360万户,增量和增速均位居大城市前列。南沙、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重大平台正在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

三是市场向活,广州内外贸均突破1.1万亿元,存贷款余额超过17万亿元,直播电商零售额位居全国第一,广交会客商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时,汽车、商品房销售也企稳回升。

四是城市向上,广州在全球城市排名中跻身一线城市行列,科研城市排名更是跃升至全球第八位。广州的高铁班次、南站客流量稳居全国第一,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7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未来还将扩建成为世界最大单体机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此外,广州还在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实现产业形态优化、居住功能提升和城市文明跃升。

郭永航表示,今年1月广州多项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8%,进出口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新建商品房网签面积同比增长37%。

主攻“两化转型”

郭永航强调,广州将瞄准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和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这两个主攻方向。当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汹涌澎湃,将深刻改变经济生产函数,重塑产业结构和布局。广州将紧抓这一风口,为千年商都、传统产业插上数智腾飞的“翅膀”,擦亮绿色发展的“底色”。

广州产业基础雄厚,拥有12个千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9个千亿级服务行业,其中传统产业规模大、企业数量多。广州将积极推动“两业融合”和“两化转型”,利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体系全面优化升级。

在定制行业,企业应用在线定制、柔性生产、共享制造等新模式,实现从出售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诞生了欧派、索菲亚等全球定制家居领军企业。在时尚产业,数字技术赋能催生了希音、致景等现象级产业互联网平台,带动整个产业链跃升。在绿色低碳领域,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多晶硅等绿色交易产品,为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21+8”重点产业体系

郭永航表示,广州将聚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优势的“21+8”重点产业体系,包括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这是广州坚决落实“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重要要求,旨在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打造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其中,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涵盖了智能汽车、新型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走进千家万户的消费型“大产品”,以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等赋能千行百业的生产型“新技术”。广州计划用五年时间集中资源力量重点攻坚,奋力打造多个千亿级和万亿级产业集群。

同时,广州还将前瞻布局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等6个未来产业赛道,力争在5-10年内实现倍数级增长,打造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此外,广州还将推动南沙开发建设全面展开,加快三大先行启动区和重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导入,打造大湾区无人体系产业基地。同时,广州还将加快东部中心产业成形起势,促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在北部增长极方面,广州将建设白云机场国际商务合作区,推进民航新质生产力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