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培育未来产业战略,分析了未来产业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发展未来产业对于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文章还提出了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指导和开放包容的原则,以及积极探索长效机制的建议。

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战略。未来产业以其创新的活跃性、技术的先进性、产业发展的引领性和应用领域的广泛性,正逐步成为各国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关键所在。这一战略部署不仅是为了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更是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从大局出发,构筑未来产业优势已成为当务之急。培育壮大未来产业,不仅是解决当前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必须树立未来眼光,将未来产业的发展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来深入思考和精心谋划。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能够推动产业在多个方面发生引领性变化,对锻造产业发展新增长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同时,未来产业高度依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代表着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只有建立起有利于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形成创新集成效应,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未来产业已成为必然选择。未来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将深刻改变产业体系的底层技术逻辑,提升产业高级化程度,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经济面临需求不足等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发展未来产业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

未来产业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我们需要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指导和开放包容的原则。整体谋划要求综合考虑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确定产业发展方向,聚焦重点领域和技术前沿,实施全周期跟踪问效机制。分类指导则要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科学把握产业差异化、阶段性发展特征,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开放包容则强调跨主体、跨领域、跨部门、跨国别协作,加快建设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为了推动未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需要积极探索长效机制。这包括做好顶层设计、战略布局,明晰“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等问题。在全球科技产业竞争的焦点领域,我们需要加速布局抢占新赛道,在关键核心领域建立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预测、发现、评估和预警机制。同时,我们还需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强资源优化配置,汇聚更多专业力量,打造产业发展新生态。在科学设定未来产业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以精准优质的高质量政策供给不断促进技术、市场与政策的紧密耦合,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培育未来产业是我国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需要从大局出发,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指导和开放包容的原则,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