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PCB行业步入复苏周期,国内头部厂商积极布局
AI导读: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全球PCB行业自22H2开始进入下行周期至23H1周期触底,随着终端需求复苏和产业链库存去化,行业景气逐步迎来底部反转。国内头部PCB厂商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导入优质大客户,并加速海外建厂,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中信证券在8月16日发布的深度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印刷电路板(PCB)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步入下行周期,至2023年上半年触底。随着终端需求的逐步复苏、产业链库存的有效去化,以及落后产能的逐步出清,PCB行业景气度正迎来底部反转。稼动率水平从2023年下半年的70%-80%显著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80%-90%,显示出订单能见度的显著改善。据Prismark预测,至2028年,全球PCB产值预计将增长至904.13亿美元,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将达到5.40%。
在这一波行业复苏周期中,国内领先的PCB厂商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引入优质大客户,并灵活适应全球产业链的变化格局,加速海外工厂的布局。这一系列举措有望进一步优化国内PCB行业的竞争格局,增强头部公司的规模和先发优势。
Choice数据显示,自2025年1月1日以来,多家PCB概念股受到了机构的密集调研,包括兴森科技、中富电路、广信材料、斯迪克、路维光电、深南电路、亿道信息、大族激光、一博科技、东威科技、三孚新科、德福科技和沪电股份等。这些公司在PCB领域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布局。
其中,兴森科技在机构调研中透露,其FCBGA封装基板项目的整体投资规模已超过35亿元,第一期第一阶段产能建设已到位,并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预计2025年小批量订单将逐步增加。中富电路则形成了沙井、松岗、鹤山三个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并正在建设泰国工厂,以满足不同规模的生产需求。广信材料表示,其龙南基地已试产PCB光刻胶约3000吨,计划在未来逐步提交相关产能试生产申请。
此外,路维光电正在推进20亿元的130-28nm半导体掩膜版项目,深南电路已成为内资最大的封装基板供应商,并具备包括WB、FC封装形式全覆盖的BT类封装基板量产能力。大族激光针对高阶PCB加工需求增长,推出了多款系列产品方案,并与多家知名厂商在东南亚市场达成全面合作。一博科技拥有6个PCBA制造工厂,主要为客户提供研发打样和中小批量PCBA制造服务,其PCB板的层数已可达40多层。东威科技指出,2024年PCB订单复苏的原因包括终端客户需求变化、下游客户在东南亚新建生产基地以及3C电子领域去库存成效等。
德福科技自主研发的超高端载体铜箔已在载板企业送样验证,并预计2025年起将陆续替代进口产品。沪电股份则规划新建人工智能芯片配套高端印制电路板扩产项目,以满足新兴计算场景对高端印制电路板的中长期需求。斯迪克、亿道信息和三孚新科虽然在机构调研中未直接回复PCB相关业务内容,但根据年报和招股书显示,这些公司在PCB领域也有涉足和布局。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PCB行业步入复苏周期,国内头部PCB厂商正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引入优质客户,并加速海外布局,以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