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地中心在上海浦东启用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并宣布推出人形机器人2.0版本“Deep Snake”。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迅速,预计2025年将翻倍增长,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2025年1月21日,上海浦东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国地中心”)正式启用了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具身智能训练场。在训练场的启用仪式上,国地中心对外宣布即将推出全新的人形机器人2.0版本,命名为“Deep Snake”。

国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博士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据他透露,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了27.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实现翻倍增长,达到53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29年,这一数值有望突破750亿元人民币大关。在技术层面,人形机器人将深度融合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开创全新的科研范式,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江磊博士进一步预测,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与广泛应用的元年,特别是从养老服务场景开始,人形机器人将逐渐成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技术。他强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技术创新,更关乎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国地中心自2024年5月在上海揭牌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产品应用及生态建设。据其官方公众号介绍,国地中心是国内首家聚焦这一领域的创新中心。根据国地中心最新出版的《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整机企业数量已达到79家。

目前,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布局护理、养老类机器人市场。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腾讯等大公司均已传出相关消息。此外,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2024年11月的英伟达日本技术峰会上也表达了对AI机器人及AI医疗领域的浓厚兴趣。他认为,未来每个人可能都需要一个量身定制的机器人,作为人的第二个身体来照料日常生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