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无人驾驶迎来商业化元年
AI导读:
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在矿山领域展现出巨大商业化潜力。2024年成为中国露天矿无人驾驶商业化元年,预计无人驾驶矿卡数量大幅增长。易控智驾等头部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推出创新解决方案。展望2025年,矿山无人驾驶行业将呈现供需两旺和AI增量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在多个领域备受瞩目,尤其在矿山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潜力。随着无人驾驶企业纷纷上市,以及商业化应用的快速推进,露天矿已成为无人驾驶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之一。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发展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将达到2500辆,相比2023年的1131辆,实现了超过120%的增长。这一数据标志着2024年成为中国露天矿无人驾驶商业化元年。易控智驾战略副总裁林巧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预测,到2025年,全国无人驾驶矿卡落地数量将超过5000台,无人驾驶在新增矿卡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0%。
2024:矿山无人驾驶商业化元年
回顾前几年,国内矿山无人驾驶行业虽然掀起了一波融资热潮,但多数企业仍专注于技术研发,尚未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然而,2024年,这一局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的快速增长,不仅证明了无人驾驶技术在矿山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也推动了矿山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露天煤矿传统生产中面临着安全生产、招工难、用工贵等多重挑战,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无人驾驶技术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矿山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底层支撑和市场需求。
林巧指出,矿山无人驾驶之所以在2024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是因为其成功解决了安全运行、连续高效作业、降低成本三大痛点。此外,无人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还推动了传统矿山行业顶层设计的重新思考,包括政策法规的加速出台、智能化标准的建立等。
目前,矿山无人驾驶行业的现状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在海外,无人矿卡车辆数量较少,主要由主机厂主导;而在国内,真实在矿车辆约2000台,订单约2500台,主要由科技公司主导,且集中度较高。预计2025年,纯电矿卡占比将超过30%,90-100吨成为主流吨位。
易控智驾引领行业发展
作为矿山无人驾驶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易控智驾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据《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易控智驾在2024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2.5%,位居行业首位。其赋能的矿卡数量达到1000台,在露天矿2024年新增矿卡总量中占比8.3%。
林巧表示,1000台矿卡意味着无人驾驶技术在国内矿山领域已经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智能化、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角度来看,1000台矿卡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证明了无人驾驶技术真的可以变成商业化的工具。
此外,易控智驾还推出了第三代分布式技术架构——矿山无人驾驶解决方案“著山”,该方案包含集群全局调度的云、自主决策协同的车、无人驾驶线控开发平台,可系统性地解决矿山场景的诸多难点和痛点。
展望2025年,矿山无人驾驶行业将呈现出更加蓬勃的发展态势。林巧认为,供需两旺和AI增量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两大关键词。从供应端来看,技术及产品稳定性已满足矿山日常生产所需;从需求端来看,传统矿山的智能化、安全、绿色转型日渐迫切。同时,AI加持下,无人驾驶赛道将出现新的增量机会。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