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岁末年初,光伏市场两大电池技术路线TOPCon与BC的较量愈发激烈。行业仍未摆脱“内卷”困境,而技术之争则成为新的焦点。一线厂商推动下,BC阵营快速扩容,技术联盟雏形初现。然而,围绕效率成本差异等核心问题,两大阵营互不相让,市场格局走向扑朔迷离。

岁末年初,光伏市场风云再起,两大电池技术路线TOPCon与BC(全背电极接触)的较量愈发激烈。行业仍未摆脱“内卷”困境,而技术之争则成为新的焦点。在一线厂商的推动下,BC阵营快速扩容,技术联盟雏形初现。然而,围绕效率成本差异、双面率、投资回报率等核心问题,两大阵营互不相让,市场格局走向扑朔迷离。

在近期的一场行业对话中,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与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就BC产业的发展达成共识,认为BC技术转换效率高,降本路径明确,且未来降本手段丰富。双方还就BC组件的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BC市占率有望在2027或2028年达到50%。然而,BC技术的高成本和高溢价要求也使其面临不小的挑战。

与此同时,BC产业的合纵连横已经拉开帷幕。爱旭股份与高景太阳能、创维光伏等签署战略合作,整合销售渠道与客户资源,推动BC组件多场景应用。隆基绿能也在积极招兵买马,与金阳新能源、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HBC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和发展。

然而,TOPCon阵营并未坐以待毙。天合光能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BC要新增500GW产能困难很大,投资动力不足。他同时指出,TOPCon仍有改造升级空间,升级后的TOPCon2.0在功率和度电成本上更具竞争力。晶科能源也推出了第三代N型TOPCon Tiger Neo 3.0光伏组件,寻求新一代TOPCon产品的溢价。

此外,知识产权也成为未来竞争的潜在壁垒。TCL中环旗下的Maxeon拥有大量BC技术专利,其将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扮演何种角色备受关注。陈刚和钟宝申均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希望行业内能够形成共识,制定所有人遵守的规则,既让率先投入的企业继续开发,也让后进者分享技术红利。

随着2025年两大阵营的2.0产品陆续放量并投入市场,一场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未来,光伏电池技术市场将如何演绎,BC与TOPCon谁将更胜一筹,仍充满悬念。

(图片链接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