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石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挑战与机遇
AI导读:
化工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面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偏高问题,绿色低碳转型难度大。最新报告显示,需科学制定双碳目标任务进度,平衡存量与增量关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化工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规模庞大且产业链条长,但面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偏高的问题,低碳转型难度较大。为此,最新出版的《中国工程科学》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多位专家撰写的《我国化工石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化工石化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能源和资源消耗量、“三废”和碳排放量均较大,因此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石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国化工石化产业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但碳排放总量仍维持高位。
为实现“十四五”时期大宗化工石化产品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量明显下降的目标,我国正在推动化工石化产业的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高全行业能效水平。然而,我国化工石化产业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偏高、产能利用率不足、产品结构以中低端为主等。
此外,原料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以及新能源利用规模尚小等问题也增加了降碳减排的难度。同时,我国废旧化工材料回收利用体系亟待建立,废旧塑料的回收率仅在30%左右,循环利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报告预测,我国成品油消费将在2024年达到峰值,未来将逐步下降;乙烯、对二甲苯的自给率接近80%、90%。整体上,国内石化市场“结构性过剩”问题更为突出,85%以上的大宗石化产品都将出现产能过剩。
为了满足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化工产品和石化产品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报告建议,应正确处理降碳与发展的关系,在推进炼油、合成氨、甲醇等产业加大降碳减排力度的同时,为高端石化化工产品发展预留部分碳排放空间,避免延缓把握甚至丧失发展机遇。
报告还提出,应科学制定“双碳”目标任务进度,积极稳妥地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在规定期限内碳排放仍处于基准水平以下的装置,应坚决予以淘汰。同时,应关注新上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以及原料消耗量、能耗总量、废弃物及碳排放量等因素,提高电气化率,驱动全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化工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事关稳经济、保增长、惠民生。摄影/章轲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