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政府通过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包括强化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等,并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同时,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央财政支持。

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创新、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备受各地区各部门的重视。政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帮扶与发展并举,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和人才兴企,不断壮大中小企业规模。

为了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并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财政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4年6月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旨在通过中央财政的支持,帮助1000多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克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并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在2024年4月设立了5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

为了加快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实施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通过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系统升级,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结合。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了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财政下达了27亿元资金,地方财政投入超过120亿元。预计2025年将再遴选一批试点城市,累计支持全国4万多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政府还强化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打好政策“组合拳”。通过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保障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合法权益,政府开展了“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组织服务资源进入园区、集群和企业,提供政策、管理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目前,全国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1780余家,累计服务中小企业等经营主体超过300万次。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聚焦重点产业链,启动了“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推动金融机构与链上中小企业精准对接,以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本报记者王政、刘温馨报道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3日02版)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中小企业发展相关图表或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