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和2035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包括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等10项重点任务,旨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设定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

《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至2030年,农业绿色发展将迎来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产地环境保护水平也将大幅提升。同时,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将初步构建,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取得积极进展,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乡村生态振兴有效推进。至2035年,农业绿色发展将达到更高水平,绿色生产方式基本形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产业发展循环畅通,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将基本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标,《指导意见》提出了包括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利用、促进农业用水节约高效、加强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加快农村生活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发展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等在内的10项重点任务和措施。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各地已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不同区域和生态类型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他强调,在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需坚持生产生态协调、增产增效并重、科技创新引领和政府市场协同四个原则。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严东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框架、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将从强化科技支撑、政策扶持、主体培育和制度约束等方面入手,处理好农业绿色发展与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底线要求,加速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步伐。

(图片及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