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1月12日,6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全年销售数据,显示不少行业在2024年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其中养殖与运输行业表现尤为亮眼。

据《证券日报》记者综合报道,截至今年1月12日,已有67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2024年12月的销售业绩,结合此前发布的月度销售数据,可大致推算出其全年销售概况。从整体上看,2024年不少行业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部分上市公司的销售数据中,可以窥见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企业应深入挖掘内需市场潜力,通过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消费者体验,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改善社会观感,进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这67家公司中,养殖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其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共销售生猪7160.2万头,包括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和种猪46.5万头。此外,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还指出,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498.75%至522.21%,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及生猪销售均价均较2023年同期有所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除牧原食品外,还有其他多家拥有生猪养殖业务的上市公司也发布了全年的销售数据,均在2024年斩获了可观的利润。卓创资讯分析师邵瞧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受2023年第四季度生猪被动去产能影响,2024年生猪供应出现缺口,自2024年2月底起猪价开始上行,并于8月份涨至全年高位,全年日均最高价达到21.16元/公斤,养殖企业、散户以及二次育肥均在2024年实现盈利。然而,随着产能逐步恢复,以及二次育肥拉动短期价格上行但压栏增重导致实际猪肉供应增加,2024年第四季度市场呈现出供应增幅大于需求增幅的态势,猪价逐步回落。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王红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头部企业在生猪出栏数量、销售收入以及净利润等方面均表现突出,进一步稳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同时,这些企业还在优化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相比之下,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较弱、产能规模较小等因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部分企业甚至因无法承受生猪价格下行带来的亏损压力而退出行业。

除了养殖行业外,在发布2024年全年销售数据的公司中,运输等行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例如,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2024年12月份,公司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6.6万标准箱,同比持平;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750.2万吨,同比增长3.7%。2024年全年,公司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18.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3%;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6795.0万吨,同比增长2.8%。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