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行业盈利改善,“稳健派”与“重整派”各显神通
AI导读:
2024年生猪行业盈利改善,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企业销量和收入创新高,同时“稳健派”和“重整派”企业分别通过降本增效、整合资源等方式应对挑战,数智化创新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2024年,生猪行业迎来了盈利改善的黄金时期,猪价冲高与成本下降的双重利好为此奠定了基础。牧原股份(002714.SZ)作为“猪茅”,生猪销量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稳坐行业头把交椅。同时,温氏股份(300498.SZ)也实现了扭亏为盈,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新希望(000876.SZ)同样不甘落后,出栏量和销售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在“后猪周期”时代,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稳居行业前列,而新希望等企业也迎头赶上。这些企业不再盲目扩产,而是转向降本增效,主动收缩资产负债表,以应对微利时代的挑战。腰部养猪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稳健发展。
然而,在这一轮猪周期中,也有企业濒临破产,如正邦科技(002157.SZ)、天邦食品(002124.SZ)、傲农生物(603363.SH)等。这些企业选择了剥离资产、整合资源,以期轻装上阵,东山再起。在猪价回暖和卖“子”回血的双重作用下,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
展望2025年,随着养殖产能的恢复及规模化的普及,猪价波动区间或进一步收窄。行业分析师预计,整体猪价水平将低于2024年,但价格变动幅度会收窄,更偏向于低位震荡。在这种背景下,“稳健派”和“重整派”将如何应对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稳健派”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将继续坚持降本增效、主动缩表的策略。这些企业认为,生猪养殖行业已从数量增长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因此需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成本结构等方式来增强竞争力。同时,这些企业还将暂停新产能建设,将募集资金转向维持公司运营。
“重整派”企业如正邦科技、天邦食品、傲农生物等,则通过整合资源、剥离低效资产等方式来减轻负担,实现东山再起。这些企业在经历猪周期底部后,开始注重稳健经营和精细化管理,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数智化创新也成为未来养猪行业的必然趋势。牧原股份、新希望等企业已经在技术创新方面发力,通过研发智能养猪装备、建立智能养猪系统等方式来提高养殖效率和降低成本。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有助于企业应对微利时代的挑战,还将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规模化发展和数智化创新的推进,生猪行业将长期处于微利状态,但这也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未来,谁能在这场变革中抓住机遇、脱颖而出,谁就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企业公告等;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