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发布《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规划至2027年实现高质量脑控技术临床应用,2030年全面推广,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

1月10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标志着上海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方案》规划,至2027年,上海将力求在国内率先实现高质量脑控技术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同时,侵入式脑机接口的研发也将取得关键性突破,构建初步的脑机接口创新生态系统。在此期间,预计至少有5款侵入式及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将完成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及临床试验,为失语、瘫痪等患者提供部分语言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新希望。此外,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也将涌现出一批新业务、新应用、新模式和新业态,旨在打造兼具医疗级康复产品与消费级热门应用的全新市场格局。同时,计划培育5家以上具备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的自主创新企业,以及10家以上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并制定脑机接口产品与检测评价的标准规范。

展望至2030年,《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实现高质量控脑技术的全面临床应用,旨在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的高地,并确保产业链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届时,一系列侵入式及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将进入医疗器械注册审批阶段,有望为失明患者部分恢复视觉能力,为瘫痪患者恢复全身触觉感知与运动能力,并为难治性癫痫、重度抑郁症等脑疾病提供新型治疗手段。此外,脑机接口上游产业链预计将基本实现国产化,促进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深度融合发展。上海将致力于构建国家级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区,推动多家脑机接口企业形成全球影响力,使脑机接口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坚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图片链接保留未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