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带制造业迈向“质造时代”,电商平台助力转型升级
AI导读:
产业带制造业正在迈向注重质量与创新的“质造时代”,电商平台淘工厂通过发布品质标准和实施“国货严选”战略计划,助力产业带厂商转型升级,推动良性电商生态系统构建,助力我国制造业产业带高质量发展。
产业带制造业正在加速转型,迈向注重质量与创新的“质造时代”。
1月9日,一场聚焦于“构建良性可持续电商生态”的研讨会在浙江义乌隆重召开。此次盛会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携手淘工厂联合主办,吸引了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商务部研究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等众多高校与智库的专家共同参与。
会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晓斌作为课题组主导人,发布了《淘工厂“半托管+产业带模式及其经济社会价值研究”》课题报告。该报告深入剖析了淘工厂“半托管+产业带”模式的创新内核、核心竞争力,以及其在助力多元商家成长、推动良性电商生态系统构建中的积极作用。
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拥有约280个产业带,这些轻工业产业带集群横跨食品、皮革、陶瓷、家电、日化等35个行业,且多数扎根县域,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例如,广东已形成107个产业集群,河北则有119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而农业农村部已批准180多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带集群。
然而,产业带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价格内卷等竞争失控问题,导致优质商家难以生存,行业生态受损。为此,淘工厂在2024年“双11”期间,联合百大品牌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正式上线了《淘工厂产业带(国货严选)品质标准》,针对25个民生刚需和食品安全品类,制定了统一的品质规范。
同年12月底,淘工厂进一步推出“国货严选”战略计划,将品质要求的品类范围扩大至150个,涉及1万多个商品。淘工厂结合消费者关注维度、质量高潜风险品类及口碑评价等,联合专业检测机构制定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并建立了全链路的商家或商品准入、品控、监管及处罚体系,以确保供给侧的公平有序发展,保障消费者体验和权益。
清华大学课题组认为,制定并执行高标准有助于将产业带制造业从“低质低价”的现状中解救出来,推动其向高质量、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供需两端将形成“高标准生产、好商品销售、好生意增长”的良性循环,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作为淘天集团旗下的产业电商平台,淘工厂采用M2C模式(工厂对消费者),链接了十多万产业带源头工厂与3亿多消费者,深入全国各省市县三级市场,助力产业带厂商转型升级,布局国内零售市场。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单纯的生产制造和价格战已难以为继。产业需向创新化、数字化、中端化和品牌化方向转型,这对技术、资金和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淘工厂等电商平台正是推动这一转型的重要力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图片链接保持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