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滑雪热潮席卷多地,带动滑雪装备市场快速增长。国内滑雪装备产业快速发展但仍面临国外品牌竞争和技术短板,需从产业、企业和消费者层面协同发力释放消费潜力。

  近日,长春、大连等地相继举办滑雪节、冰雪嘉年华等活动,引发了全民滑雪的热潮。这股热潮不仅点燃了人们的运动激情,也带动了滑雪装备市场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滑雪装备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基础的滑雪入门装备到高端的专业设备,各类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滑雪装备层出不穷,极大地提升了冰雪运动的灵活性和舒适度,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的选择和体验。据《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滑雪装备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不足5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约2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以上。

  为了推动滑雪装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专项资金和研发激励政策,支持企业研发高端滑雪装备,逐步构建起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例如,河北崇礼在冬奥会筹备期间就打造了冰雪装备研发基地,成功填补了国内滑雪装备制造的技术空白。同时,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有关部门也为国内滑雪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展示平台,助力国产品牌逐步打入中高端市场。此外,一些国内企业还积极参加国际冬季运动展览,不断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然而,尽管我国滑雪装备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国外发展成熟的滑雪装备产业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目前,国内高端滑雪装备市场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导,国内企业在材料、工艺和设计等方面缺乏核心技术突破,品牌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仍有待提升。此外,作为季节性运动,滑雪产业的初级形态仍较为明显,体验式、一次性滑雪装备购买情况较多,难以形成持续的消费动力。

  针对这些问题,未来需要从产业、企业和消费者等多个层面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滑雪装备消费潜力的释放。一方面,要完善产业政策和支持体系,在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打造滑雪装备制造与消费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链协同创新。同时,通过政府采购、科技扶持等方式提高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渗透率,并加大技术支持力度,鼓励突破高端滑雪装备核心技术瓶颈。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注重技术突破和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此外,还要提升滑雪装备消费热情,加强滑雪运动教育推广,培养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并提供消费激励和环保型滑雪装备的宣传引导。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