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发布《预见2025》报告,揭示中国汽车行业六大趋势
AI导读:
罗兰贝格发布《预见2025》报告,指出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将呈现价值重塑、成本压力传导、组织机制变革、数字变革深化、全球布局调整以及前瞻技术落地六大趋势。
新华财经上海1月9日电(记者王鹤)1月9日,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在上海正式发布了《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该报告针对汽车行业,由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汽车业务负责人郑赟深入解读,揭示了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将面临的六大关键趋势:价值重塑、成本压力传导、组织机制变革、数字变革深化、全球布局调整以及前瞻技术落地。
郑赟指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车企的价值体系亟待重新定义。价格战难以持续,车企需通过本地化产品定义、差异化品牌营销、核心零部件垂直整合及技术创新等手段重塑价值。同时,车企和零售服务商应关注车辆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探索新商业模式。
车企面临的成本压力正逐渐传导至整个产业链。郑赟强调,车企在缩减中长期研发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还需寻求全渠道升级,提升客户体验、优化销售流程、加强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以应对全价值链的成本压力。
在组织机制方面,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纷纷推动变革,强化战略协同,推进集团内资源深度整合与高效融合。合资企业也在进行自我转型,重新调整中国管理,加强本地组织决策能力。
数字变革正在汽车营销领域持续深化。郑赟认为,品牌应快速应用新技术,持续深耕用户运营,提高消费者体验。数字化转型能否破局转型,关键在于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和精细化用户运营。
针对全球布局,郑赟表示,出海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需从出口思维转向国际化经营思维,抓住区域突破的窗口期。本地化经营能力和销量的腹地突破成为重要课题,同时需构建针对全球风险的实时监控指标体系和防范机制。
在前瞻技术方面,郑赟透露,得益于基础科学的进展、政策积极引导和场景化应用发展,2025年将呈现三大技术趋势:核心技术提速上车、智慧交通场景探索以及科技创新跨界融合。这些趋势将深刻影响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
郑赟总结道,2025年对中国汽车行业而言是尤为关键的一年。汽车企业需要着眼当下,应对短期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白热化竞争;同时布局“马拉松式”的长期变革,做好未来资源统筹。这是汽车行业领导者亟待通盘思考的关键课题。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图片链接保留未展示)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