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大幅增长,满足新能源车主需求
AI导读: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个,充电停车位4.93万个,基本实现全覆盖。交通运输部加快快充设施建设,合理布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统筹充电资源调配,共享充电设施状态信息,优化提升充电服务。
近年来,自驾出行逐渐成为了春运期间的主流选择。2024年1月8日,据海报新闻记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取的信息,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已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个,提供充电停车位4.93万个,充分展现了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高博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增长,自驾出行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人群显著增加。为应对这一趋势,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动各地加速公路沿线充电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建立了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繁忙服务区的调度保障机制,力求最大化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据高博介绍,与2023年底相比,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的充电桩数量增加了1.21万个,充电停车位增加了1.66万个,建设充电设施的服务区占比从85%提升到了97%,基本实现了除少数高海拔服务区外的全覆盖。
为了提升充电效率,交通运输部在四方面做出了努力:一是推广快充、大功率设施的应用,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应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更是建设了600千瓦-800千瓦的超充电站;二是合理布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引入了移动充电机器人,实现了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的转变;三是统筹充电资源的调配,与城市侧充电资源实现共享共用,将繁忙服务区的排队充电车辆引导到高速公路出入口充电区域和周边空闲服务区;四是共享充电设施状态信息,通过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导航App、“e路畅通”小程序等,让车主们可以提前了解充电设施设备的使用状况,合理规划充电地点和行程。
高博强调:“充电排队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阶段性挑战,我们正全力以赴,持续优化提升各项充电服务,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便捷绿色出行。同时,也呼吁广大车主朋友们在出行前尽量做好车辆电量规划,高峰时期尽量错峰充电、少量补电,共同提升整体充电效率。”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