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宁波计划于2025年探索设立产业链集群发展基金,支持产业链升级,并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同时,宁波将实施海洋经济倍增发展行动,加快世界一流强港战略枢纽建设。

宁波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会)于1月8日顺利召开。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详细阐述了宁波2025年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主要目标。

汤飞帆指出,宁波计划于2025年探索设立产业链集群发展基金,支持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并组建百亿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新增签约种子直投初创企业约100家。同时,宁波将推动绿色石化、磁性材料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水平迈进,并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争取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国家级试点,预计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增速将超过40%。

在经济发展预期方面,汤飞帆预计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8.2万元和5万元。他建议,2025年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在产业发展上,宁波2024年新增共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各2个,并致力于打造数实融合标杆城市、新能源汽车之城和未来产业先导区。同时,宁波还新增了2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累计达到104家,成为全国首个突破百家的城市。

汤飞帆表示,宁波将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培育新能源、数智等新型消费,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并开展数字家庭建设试点,推进“商文旅体展”融合,新引进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100家以上。此外,宁波还将壮大直播电商经济,预计网络零售额将增长6.5%左右。

在促进投资方面,宁波将大力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和增资扩产,实现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5亿美元以上。同时,加大城市更新、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制造业投资增长10%。此外,宁波还将探索设立产业链集群发展基金,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规模质量,并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引领民间投资更多投向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领域。

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宁波将实施加强基础研究行动和全社会研发投入行动,力争基础研究投入增长30%,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660亿元。同时,宁波还将构建“股、债、贷、保、担”协同联动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方面,宁波计划迭代打造“361”产业体系,并强化标志性产业链培育,力争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同时,宁波还将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并深入培育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

汤飞帆还提到,宁波将加快世界一流强港战略枢纽建设,落实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开工建设多个港口基础设施项目,并实施新一轮集装箱海铁联运扶持政策。此外,宁波还将拓展加密宁波空港国际航线航点。

作为海洋经济大市,宁波在2024年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宁波片区开工的基础上,预计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将达到2800亿元,稳居全省第一。汤飞帆表示,2025年宁波将实施海洋经济倍增发展九大行动,开工建设多个海上风电场和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加快航运服务业发展,创建宁波航运数智化服务平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