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汽车制造商为应对补贴退坡,掀起促销大战,推出高额补贴和优惠措施。同时,多地延续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市场消费信心,预计2025年国内车市零售量有望达到2340万辆。

“自1月1日起,我们推出了置换补贴兜底政策,确保购车过程的无缝衔接,让消费者购车无忧。”通州万达乐道展厅的销售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道。这一政策旨在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置换补贴体验,避免政策变动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购车决策的安心。

面对补贴退坡带来的市场波动,汽车制造商今年年初以来主动出击,不惜成本发起促销大战,以争夺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30家汽车制造商及品牌加入这场“价格战”,推出限时购车优惠、保险补贴、高额置换补贴和现金红包等,优惠力度从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豪华品牌更是推出了近20万元的降价措施,极大地提振了市场购买热情。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市场上共有227款车型降价,远超2023年的148款,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常规燃油车、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增程式电动车和纯电动车均有降价,其中纯电动车降价82款。步入2025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各大车企继续采取降价措施。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推出了高额置换补贴和现金红包,新势力品牌如极狐、阿维塔也推出了数万元的综合补贴,特斯拉、小鹏等则直接现金立减或红包活动。

合资和豪华品牌同样加大了促销力度,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奥迪等一线品牌推出数万元现金优惠,二线豪华品牌如捷豹降幅更是高达17万元。这些降价促销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购车选择,也推动了整个汽车市场的降价潮。

车企的补贴政策主要是为了消除消费者在政策不明确下的购车顾虑。某新势力品牌销售顾问透露,若消费者购车后未能享受国家和地方补贴,企业将自行承担费用,确保消费者利益不受损失。业内认为,车企的价格调整使消费者成为最大受益者,不仅可以享受购车优惠,还能在众多品牌和车型中选择,满足个性化需求。部分车企还推出增值服务,如配置选装优惠、充电补能权益等,提升购车体验。

展厅内,消费者表示看到车企降价促销,觉得是时候购买新能源车了。另一位消费者则表示,看到车企的补贴兜底措施后,决定立即下单,避免错过好时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建议,1月置换更新买车最合适,不要观望到春节后,因为新政策可能减少补贴。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能否拿到国家和地方补贴。数据显示,自2024年商务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截至同年12月19日24时,全国汽车报废更新数量接近270万辆,置换更新数量超过310万辆。这一数据彰显了以旧换新政策在激活消费潜力、推动汽车产业升级方面的显著成效。

尽管2025年度国家层面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细节尚未揭晓,但已有十多个省市宣布将延续或优化地方性补贴政策,以巩固汽车市场消费信心。北京和湖北均实现了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无缝衔接,确保政策顺畅过渡。崔东树预测,2025年国内车市零售量有望达到2340万辆,同比增长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将展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零售量达到1330万辆,同比增长21%,市场占有率攀升至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