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个人代购在商超厕所分装蛋糕事件引发关注,商超代购存在无证经营、食品安全等风险,扰乱市场秩序。商家采取措施打击代购,但仅靠商家难以彻底解决,需监管部门严厉处罚和消费者谨慎对待。同时,代购合规性引发公众思考。

近日,一起个人代购在商超厕所分装并售卖蛋糕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部分热门“网红”店铺的黄牛代购党将大分量蛋糕、面包等食物分装散卖,价格相较于原价上浮10%至40%。

这些代购党的存在源于市场需求。以某引发广泛讨论的商超为例,其采用会员年费制,消费者需支付数百元不等的会员费才能购物,且门店和配送范围均有限。为节省会员费,部分消费者选择通过代购购买商品。

然而,商超代购存在多重风险。首先,许多代购无证经营,消费者购买产品后若遇到质量问题,难以维权。其次,厕所分装蛋糕等事件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食品的保质期短,且代购者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责任心。

更重要的是,商超代购扰乱了市场秩序。为应对代购问题,一些店铺开始采取打击措施。某商超工作人员表示,坚决抵制代购行为,并建议消费者到门店购买商品。另一家热门商超则通过完善会员卡实名信息、商品限购、安排专人巡场等措施,治理代购行为。

然而,仅靠商家难以彻底解决代购问题。许多代购者既是销售者也是消费者,商家难以识别和拒绝他们。因此,监管部门应对无证经营和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同时,消费者也应谨慎对待商超代购,以减少代购乱象。

此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代购合规性的思考。商超代购是否合法、代购商品范围如何界定、纠纷如何解决等问题备受关注。只有在正视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更加规范的市场治理。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