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新能源产销规模提升,充电桩自建进程加快,车企间合作共建充电网络成为趋势。多家车企发布充电网络布局进展,公桩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下降。新能源车辆充电问题受关注,相关部门强调强化充电服务保障。

随着新能源产销规模的不断攀升,补能领域的“基建”重要性日益凸显。岁末年初,主机厂加速推进充电桩自建进程,其中,“开放、合作”成为推动充电网络建设的核心策略。

1月6日,小鹏汽车与大众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超快充网络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超快充网络,预计涵盖20000多个充电终端,覆盖420个城市。双方还计划探讨合作建设联合品牌的超快充站。此前,小米汽车已与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达成充电网络合作,三大品牌的充电桩入驻小米充电地图,支持实时查看动态数据,并提供便捷的扫码充电服务。此外,宝马中国与国家电网也升级了合作,计划到2027年实现BMW、MINI车型在国网充电桩的100%绿色充电。

业内人士指出,自建充电桩已成为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必经之路,合作则是加速这一进程的重要手段。车企间的开放合作能有效解决自建充电网络面临的资金压力大、建设进度慢等问题。进入2025年,多家车企发布了充电网络布局进展,如鸿蒙智行旗下充电枪已突破百万个,超充站达500座;理想汽车则称,2024年其超充站累计为用户提供超1亿度电的补能服务。

据乘联会整理的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公桩总量达到346万个,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大型车企集团自建充电网络已成为我国充电桩运营商的主要类型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车辆充电问题再次成为业界和用户关注的焦点。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总体方案》中,特别强调了强化新能源车辆充电服务保障,要求春运前组织专项检查,确保设施设备良好运行,并在繁忙服务区增设充电设施,提供快速、便捷的充电服务。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