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教股大跌背后:行业面临挑战与出路探索
AI导读:
民办高教公司近年来在港股市场遭遇股价大跌,行业面临多重挑战。专家建议,民办高教公司应转型为教育服务型和产教融合型企业,提升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调整办学方向,并开展国际化办学,寻找新的出路。
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监事长马学雷指出,民办高教公司通过传统办学模式盈利难度大,但转型为教育服务型和产教融合型企业,盈利前景乐观。民办高等教育企业在港股市场形成独特板块,近年来却遭遇股价大跌。
自2017年起,民办高教公司如宇华教育、民生教育等纷纷赴港上市,形成民办高教板块。2021年,民办高教公司市值高涨,但自2021年下半年起,股价普遍大幅下滑。截至2025年1月2日,21家民办高教公司中,11家股价跌破1港元,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民办高教股经历了从受热捧到暴跌的转变。晟泰教育投资集团总裁陈炜认为,民办高教公司在资本市场遇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政策变化、市场对教育行业重资产投资的担忧,以及生源萎缩等。
民办高教公司曾通过大量兼并收购迅速扩张,但2021年后,伴随政策变化及市场遇冷,扩张停止,部分公司已从扩张转向收缩。兼并收购停止后,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下滑,个别公司已出现债务违约。
面对困境,民办高教公司需寻找新的出路。马学雷建议,民办高等院校应提升教学质量、就业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陈炜认为,民办高教公司应踏实办学,调整办学方向,加大投入提升专业竞争力,并开展国际化办学,拓展海外市场。希望教育、宇华教育、中教控股等公司已在海外市场有所布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