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机构调研逾420家上市公司,创新药械、中药等赛道受关注。多家公司透露出海规划,行业发展势头向好,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机构对医药生物行业的上市公司调研热情高涨,累计调研超过420家公司,这一数字相较于2023年有所增长。从细分领域观察,创新药械、中药等赛道尤为吸引机构投资者的目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医药板块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后,整体估值目前处于较低水平。展望2025年,随着政策的积极推动,医药产业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板块估值也有望得到修复。特别地,创新药产业链的发展前景和药械出海被普遍看好,细分领域中的龙头企业更是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研发动态频获瞩目

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接受机构调研频次最高的医药生物公司中,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分别以1490家次和876家次位居前列,两者均属于医疗器械板块。此外,迈威生物、荣昌生物等创新药企业也频繁接受机构调研,频次均超过600家次。进入2024年12月,超过70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接受了机构的调研。其中,万东医疗以114家次的调研频次高居榜首,益方生物和老百姓分别以110家次和77家次紧随其后。东北制药、吉贝尔、新里程等公司的调研频次也均在60家次以上。

万东医疗在2024年12月31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机构对公司AI应用、海外市场布局以及业绩增长等方面表示了高度关注。万东医疗表示,公司正在深耕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并成功打造了“AI慢病管理智慧128层CT平台”,该平台一次扫描即可出具多份检查报告,能够针对肺结节、骨质疏松、冠心病等多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WDL AI高速中央处理系统及独特的搭载WDL算法的芯片也备受瞩目。

此外,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研发进展以及研发规划等情况同样受到机构的广泛关注。例如,益方生物在2024年12月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公司临床前在研管线主要聚焦于抗肿瘤和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目前,公司产品管线包含两款对外授权的上市产品、两款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以及多个临床前在研项目。其中,格索雷塞片(商品名称:安方宁)已于2024年11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适用于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云南白药在近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中也提到了公司的研发布局。公司表示,将充分发挥中央研究院的中枢协调功能,整合、协调跨区域研发资源,并依托下设的四大研发中心,保障研发工作的顺利推进。其中,昆明中心以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为科研平台,专注于中药研发;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则作为校企合作研发创新的平台;上海中心致力于提升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培育新兴业务;无锡中心则结合市场需求,孵化技术领先的医疗器械产品。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多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也透露了出海规划。例如,泽璟制药在近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其美国子公司GENSUN定位为新药研发中心,并已与子公司GENSUN共同建立了研发肿瘤免疫治疗抗体药物的技术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和研发项目的推进将有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升公司的国际化研发水平。

科兴制药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持续深耕海外市场,聚焦高附加值生物药品。2024年1月至9月,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同时,公司在70余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注册进程,并完成了14款产品的引进。根据公司2024年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2025年外销收入增速目标相比2023年增长200%至400%。

万邦德在2024年12月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中提到,针对南非市场,公司持续推进“引进来,走出去”的协同发展战略。自2016年收购南非特迈克公司和爱力特公司以来,万邦德与南非医疗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2024年,公司设立浙江万邦德工贸有限公司,搭建贸易桥梁,将药品和医疗器械出口到海外,整合资源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针对美国市场,万邦德于2021年成立美国子公司,开展药品研发与注册工作,稳步推进海外业务。

行业前景持续向好

西南证券指出,回顾2024年,国产新药海外授权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多款国产创新药正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如和黄医药的赛沃替尼、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海思科的环泊酚等品种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重要进展。东吴证券也表示,创新药出海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彰显了国内医药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国产创新药出海模式可细分为自建团队、NewCo(成立新公司)、海外授权以及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

从市场角度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报告,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已达到14723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0694亿美元。专家指出,医药板块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后,目前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展望未来,随着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强,医药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期。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