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与数字人将重塑未来社会生产模式
AI导读:
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上,专家预测未来机器人和数字人将成为人类平行员工,承担90%以上生产任务,自然人劳动力占比将大幅下降。同时,人形机器人需加强情感交互能力,数字人将在未来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日前,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上,欧盟科学院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任福继对未来机器人与数字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他预测,未来社会中,机器人和数字人将成为人类的平行员工,自然人劳动力占比将锐减至5%~10%,而机器人和数字人将承担90%以上的生产任务。
任福继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迎来爆发期。特斯拉已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原型Optimus,国内车企如比亚迪、长安、赛力斯等也纷纷涉足该领域。业界普遍预期,人形机器人将率先在汽车生产线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场景中落地,并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爆发点。
在家庭场景中,任福继强调,人形机器人要加强情感交互能力,以更好地融入人类生活。然而,目前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成本中,硬件仍占据大头,软件价值亟待提升。任福继认为,只有当软件价值占比达到60%以上时,人形机器人才具备市场推广价值。
此外,任福继还提到了数字人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他预测,未来社会将是自然人、机器人、数字人“三人”有机共舞的时代。在“三人”共舞的情况下,人类的生产效能、感知能力、执行能力都将大幅提升,社会生产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数字人将承担70%~80%的生产任务,成为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三人”共舞,任福继提出,应将人工智能、自然智能、情感计算结合起来,构建共享大脑,让机器人和数字人兼具智商和情商。这将有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和数字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