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总结了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AI医疗公司微医控股递交上市申请、国产司美格鲁肽上市申请未获批准、上海医药拟收购上海和黄药业股权以及天坛生物下属企业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等医药行业重要动态。

每经记者许立波

丨 2025年1月2日星期四丨

NO.1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91种新药纳入保障范围

为进一步优化医保药品目录,满足广大参保人的临床用药需求,2024年11月,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完成调整。此次调整新增91种药品,涵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多个领域,使得国家医保药品总数量达到3159种。新版目录不仅提升了保障水平,还体现了对特殊患者群体的关爱。

点评: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新增药品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同时也为相关上市药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企业的产品布局及创新能力,以把握市场先机。

NO.2 AI医疗独角兽微医控股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2024年12月31日,AI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微医控股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作为中国最大的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微医近年来收入增长迅速,2021年至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9.62亿元、13.68亿元和18.63亿元。其中,AI医疗服务收入更是从2.28亿元增长至10.24亿元。

点评:微医控股的上市申请,不仅彰显了AI医疗行业的蓬勃生机,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数字医疗领域的浓厚兴趣。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微医仍需面对持续盈利能力、技术壁垒及合规监管等多重挑战。投资者在关注其增长潜力的同时,也应审慎评估相关风险。

NO.3 国产司美格鲁肽上市申请未获批准,新药研发风险凸显

2024年12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未获批准。作为国内首家申报上市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该产品的失败无疑给九源基因带来了一定的打击。据透露,公司对于申报不通过已有预判,但仍希望进行更多尝试,占得市场先机。

点评:国产司美格鲁肽上市申请的失败,再次提醒了新药研发的高风险性。对于九源基因而言,这既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未来,公司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NO.4 上海医药拟收购上海和黄药业10%股权,加强中药市场竞争力

1月1日,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拟联合上海金浦健服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指定主体共同收购和黄医药持有的上海和黄药业10%股权,交易金额为9.95亿元。交易完成后,上海医药将合计持有上海和黄药业60%股权,实现对其实施并表。此次并购旨在提升上海医药在中药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点评:上海医药此次并购上海和黄药业,是其在中药市场的一次重要布局。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营销及学术推广能力,上海医药有望在中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然而,投资者也需警惕后续整合风险及协同效应实现的进度。

NO.5 天坛生物下属企业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出血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4年12月31日,天坛生物公告称,其下属企业成都蓉生研制的“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取得良好成果。该产品主要用于成人及青少年患者群体出血的治疗及防治,有望打破进口垄断、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目前,成都蓉生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注册申请。

点评:天坛生物下属企业此次在出血治疗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未来,天坛生物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