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市正式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将于2025年4月1日起实施,旨在明确自动驾驶工作总体要求,鼓励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规范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助力自动驾驶行业加速发展。

本报记者龚梦泽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25年4月1日正式生效。《条例》内容详尽,共7章48条,旨在明确自动驾驶工作的总体要求,鼓励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规范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全环节监管,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与立法的有力推进。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行业的萌芽与成长,更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自动驾驶行业已步入大规模商业化前夕,亟需立法层面的进一步规范与引导。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创新联盟调研员高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积极实践者,此次率先推动立法和制度创新,不仅彰显了北京市政府大力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决心,也为自动驾驶车辆的落地与商业化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高超进一步指出,《条例》贯彻了“有限立法”的指导思想,聚焦于地方立法权限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考虑到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政策体系与法律法规需不断完善,《条例》的各项要求措施非常契合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特点。

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Robotaxi负责人张宁表示,该《条例》的出台对自动驾驶企业和整个行业而言,是重大利好消息,预示着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即将到来。这不仅有助于北京市自动驾驶产业的全面发展,更有望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立法和制度上的范本。

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远知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条例》对自动驾驶上路级别、应用场景、应用步骤以及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是推动自动驾驶行业和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又一重大利好消息。该《条例》将对其他城市的地方立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文远知行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公司已在个人乘用车出行、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道路货物运输、摆渡接驳、环卫清扫等多个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运营经验。随着《条例》的正式实施,2025年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