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结果正式揭晓,超低价中标引发热议。间苯三酚等品种备受关注,企业表态中选产品质量有保障,国家药监局将实行两个100%全覆盖监管确保降价不降质。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结果正式揭晓,此次公布距离现场开标和拟中选结果公布已长达18天,刷新了时间间隔记录。在此期间,市场上关于此次集采的争议不断,尤其是围绕“超低价中标”药品的安全性与质量问题的讨论愈演愈烈。

间苯三酚作为此次集采中的焦点品种,其“地板价”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根据最终中标结果,第一顺位企业相较于第二顺位企业的报价降幅高达50%,导致其虽然中标量远超对方,但中标金额却不及第二顺位企业。这一结果不仅让市场哗然,也引发了对于药品质量与疗效的更多质疑。

国家医保局为此召开了座谈会,与会企业纷纷表态称,中选产品质量有保障,且原料成本极低,如阿司匹林100mg/片的原料成本仅为3厘钱/片。国家药监局也明确表示,将对中选药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100%全覆盖,以确保“降价不降质”。

在第十批国采中选结果正式公布的当晚,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间苯三酚两款备受争议品种的结果也尘埃落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作为中老年“三高”患者的必备药品,在此次集采中降幅超八成,引发了广泛关注。而间苯三酚的最低报价则在竞标现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且在医药行业内持续热议。

尽管部分药品的中选价格极低,但企业纷纷表示,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线效率等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确保中选价格能够覆盖生产和配送成本。同时,国家药监局的严格监管也将确保中选药品的质量安全。

对于集采药品质量出现问题的企业,国家也将采取严厉措施。如珠海和凡医药的吡拉西坦注射液因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而被取消中选资格,并被列入“违规名单”,暂停其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

此次集采结果的公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于药品价格的严格把控,也彰显了对于药品质量的坚定承诺。未来,随着集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相信将有更多质优价廉的药品进入市场,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