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汽车市场整体将稳中有进,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大幅增长,插混增程技术成为新能源增量重要力量,智能化进入全面加速期,AI技术将广泛应用。

  无论是对于电动化还是智能化而言,2025年都将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

  12月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分析预测,2025年汽车市场整体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销量预计达到3200万辆左右,其中,国内市场销量约为2600万辆,增速约为3%。更为乐观的预测显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650万辆(含出口),增速接近30%,市场渗透率将超过50%,内需市场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55%。

  张永伟指出,结合宏观形势和汽车行业发展规律,我国汽车行业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新能源汽车则处于积累规模效益、巩固优势的关键时期。

  那么,明年汽车市场的增量潜力何在?张永伟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车融合了电动与燃油先进技术,正成为推动新能源市场增量的重要力量。这些技术路线不仅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还解决了不同技术的市场定位问题,体现了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和解决争议的智慧。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2025年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车在新能源市场中的比重将接近5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11个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已超过40%。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中国车企正积极走向海外寻求新的增长点。然而,如何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已成为中国车企面临的重要课题。张永伟强调,2025年是推进新能源汽车“新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

  中国车企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成功经验。张永伟指出,“新国际化发展”意味着在坚持国际化、全球化的同时,必须摒弃旧有的模式,探索新的路径。

  过去,中国车企主要通过贸易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即简单地将车辆或零部件销售到目标市场。然而,张永伟认为,未来中国车企需要在当地进行生产和投资,通过合资合作,实现与当地市场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业内专家多次呼吁车企在出海过程中应避免简单复制国内市场的策略,更不应将“内卷”和“价格战”的风气带入海外市场,以免引发当地企业的反感和抵制。

  张永伟指出,过去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中往往忽视了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差异,导致在当地市场遭遇诸多挑战。因此,中国车企需要加强对当地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和研究,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市场。

  展望2025年,智能化无疑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张永伟认为,智能化已进入全面加速期,而2025年将是基础智能化普及的元年。他预测,未来几年内,主要车型都将配备一定的智能化技术或产品,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的渗透率将持续上升。

  2024年被视为“AI+”的元年,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模式。张永伟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汽车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而汽车将成为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他预计,2025年将是AI技术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之年。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