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东北证券研报指出,AI领域将迎加速发展,算力向推理侧转移,驱动光模块等连接环节变化。同时,液冷技术凭借出色热控效能成AI数据中心未来必选项。中国AI产业崛起,国产算力军备竞赛开始。

财中社12月31日电东北证券最新研报指出,AI领域即将迎来加速发展的元年,其核心驱动力在于推理算力的兴起,这将重塑产业链各环节的连接方式。据TIRIASresearch预测,未来推理算力将占据主导,占比将达到95%,而训练算力仅占5%。同时,IDC也预测,未来5年内,国内训练与推理算力的年复合增速将分别达到50%和190%,到2028年,推理算力的规模将超过训练算力。这一趋势促使算力向推理侧转移,云厂商将更多地采用自研ASIC芯片,自主采购需求及自组网占比将大幅提升,光模块、AEC、PCIE等连接环节也将迎来显著变化。此外,中国AI产业的崛起,标志着国产算力领域的军备竞赛已正式拉开序幕。

随着云厂商自主采购需求的提升,光模块市场预计将在2025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LC数据显示,2024年,AI集群用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将实现翻倍,而2025年和2026年也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到2026年,4×100G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美元,而8×100G光模块市场规模则将超过70亿美元。到2029年,1.6T、3.2T、LPO及CPO等产品的合计销售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随着推理需求的增长,谷歌、Meta、亚马逊等CSP厂商的独立采购需求也将从2025年开始显著增长,B300同样释放了极大的采购自主权,使得同样的资金能够购买更多的算力,成为2025年的主旋律。

在推理自组网需求增加的背景下,Scale Out网络AEC用量以及Scale Up网络PCIe应用均有所增加。推理技术追求低延迟和高吞吐,CSP自组网趋势下,以UALink为代表的Scale Up协议(基于PCIE)和以UEC为代表的Scale Out协议(以太网)的渗透率正在加速提升,私有协议(IB、NVLink)正在向更开放的协议(以太网、PCIE)转变,客户的采购自主权也在不断提升(交换机、光模块、铜缆)。在第一层互连场景下,通过增加retimer芯片扩展传输距离的AEC凭借其高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有望被广泛使用。在柜内连接方面,PCIE有望成为NVLink及NVSwitch的替代品。

东北证券认为,随着AI数据中心算力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能耗攀升与热量管理的要求,液冷凭借其出色的热控效能和巨大的节能潜力,已成为AI数据中心未来的必然选择。液冷渗透率的提升将同步带动UQD快接头市场的增长。预计2023-2025年,我国IDC液冷连接器市场的规模将分别达到1.08亿元、2.05亿元和4.37亿元。未来,随着液冷系统渗透率的持续提升,UQD市场规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在电源方面,AI服务器的功率及电源需求较普通服务器高出6-8倍,对高功率密度和高转换率的要求更高。目前,台湾厂商由于先发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大陆电源厂商凭借成本控制和服务能力优势,有望在未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