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价格战频发,全产业链合力寻破局
AI导读:
光伏产业链企业陷入价格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企业达成自律共识并发布成本数据。但部分企业仍低于成本价竞标,破坏行业生态。解决困境需全产业链共同努力,推动技术进步,维护良性市场秩序。
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上的企业纷纷陷入了激烈的价格竞争漩涡。部分企业采取极端手段,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标,企图通过价格战削弱竞争对手。然而,这种非理性的竞争模式不仅大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更对整个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形成了“内耗式竞争”的恶性循环。
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下半年多次召集龙头企业及业内多家企业召开专题研讨会,旨在寻求行业自律的共识。为此,协会自10月至12月期间,连续发布了光伏主流产品各环节的综合成本数据。根据2024年12月的最新数据,在不计折旧、硅料和硅片环节不含增值税的情况下,最终组件含税成本(含最低必要费用)已降至0.692元/W。协会强烈呼吁企业依法合规参与市场竞争,坚决抵制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行为,以防止由此引发的产品质量问题,确保光伏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尽管行业初步达成了自律共识,但这一共识的执行力度却面临严峻考验。近期,在某集中式招投标活动中,仍有部分光伏企业以低于协会公布的最低成本价参与竞标,严重破坏了行业的健康生态。协会虽然积极倡导行业自律,但受限于对下游需求方的直接约束力,尤其是对在招标项目中具有较强话语权的企业,难以有效遏制恶性竞争。在一些大型招标项目中,过度追求低价的行为可能进一步加剧恶性竞争,忽视低价竞标背后潜藏的产品质量隐患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这种短视行为不仅削弱了光伏行业的公平竞争机制,还可能最终损害终端用户的合法权益。
无底线的价格战只会让所有参与者陷入困境。如果仅有部分企业遵守规则,而其他企业继续采取恶性竞争的方式,那么守规则的企业反而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整个市场的公平环境也将遭到破坏。更重要的是,这种非理性竞争会进一步阻碍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能优化。在当前行业快速发展但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实现落后产能的出清显得尤为迫切。
要解决光伏行业面临的困境,关键在于通过市场手段予以破解。光伏企业应主动减少落后产能的生产规模,限制扩张速度,避免陷入价格战。过度竞争只会削弱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并损害行业的整体利益。同时,龙头企业应积极推动兼并重组,淘汰缺乏竞争力和技术落后的企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产品与市场的双重提升,是打破恶性竞争的重要手段。
此外,行业协会也需进一步改进成本价的测算方式,针对不同性能、规格的产品进行精确定价,以更具针对性地指导下游终端企业的选择。这不仅可以提高定价的科学性,还能增强行业自律的可操作性。对于下游终端企业来说,必须摒弃“唯低价论”的思维模式,重视光伏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企业的服务能力。无视低价竞标的风险,只会在短期利益中埋下长期隐患。
综上所述,打破光伏行业恶性竞争的关键在于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只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合作,既推动技术进步,又坚守行业底线,才能维护良性的市场秩序,为光伏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行业的未来不仅取决于创新驱动和技术升级,更取决于所有市场主体共同遵守规则。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