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取得多项里程碑成就,以“竞”、“智”、“新”为关键词推动全年发展。面对未来,汽车行业将加速洗牌,智能化发展迅猛,产业链整合成为关键。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多个里程碑时刻:7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提前完成国家目标;11月14日,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中国成为全球首个达成此成就的国家。同时,得益于“两新”政策,11月乘用车产销超300万辆,全年有望冲击3100万辆。这些辉煌成就背后,汽车行业以“竞”、“智”、“新”为关键词,推动全年发展。

面对未来,如何在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成为关键。今年的重要会议强调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整治内卷竞争、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明确方向。

竞:行业洗牌加剧

2024年,价格战、新颖营销、快速迭代车型,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前11个月,降价车型达195款,远超去年。新能源车型迭代加速,平均1.3年即升级或改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售后服务主要挑战。利润下滑,前10个月行业利润3758亿元,同比下降3.2%,利润率4.5%,处于低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缺乏利润支撑,研发创新将难以为继。未来3-5年,汽车企业将迎来优胜劣汰的关键期。

造车新势力面临“冰火两重天”,部分尾部企业面临资金链危机,而部分新势力获资本青睐,如智己汽车完成94亿元B轮融资,北汽蓝谷新能源获超100亿元增资,阿维塔完成超110亿元C轮融资。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安聪慧表示,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高端汽车品牌年销量需至少100万辆才能应对全球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深度重塑,洗牌加速,集中度提升,强者恒强,分化加剧。

智:汽车智能化加速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化达成共识的同时,智能化赛道悄然开启。预计智能化发展速度将很快超越电动化。上半年,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NOA功能新车渗透率11%。全年智能网联汽车销量有望超1700万辆,渗透率超60%。车企加大智能化技术投入,推动高阶智驾和大模型技术普及。

北京亦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开发了一整套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解决方案,探索自动驾驶商业化路径。现有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自动驾驶需求,亟需技术手段提升管理精细化程度。

合肥、重庆、成都等地,超级工厂拔地而起,误差标准极低,全自动生产线每分钟下线一台新车,智能新时代动能强劲。重庆长安汽车数智工厂、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的数字化智能工厂均展示了智能制造的强劲力量。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认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已成为汽车产业竞争热点,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体现,将有力支撑汽车产业智能化下半场。

新:产业链新生态打造

新能源汽车成为创新载体,打破创新边界,聚集各领域优势资源。智驾、座舱、底盘、电池等领域技术攻坚不断突破,大模型等技术密集应用。电池方面,磷酸锰铁锂电池、46系大圆柱电池、混合固液电池等创新技术进入应用期。芯片方面,功率芯片、MCU、传感器芯片和存储芯片等领域基本实现自主生产。国产车载操作系统竞相登场,彰显中国创新发展动能和前景。

营销创新也成为鲜明印记,造车新势力创始人走到台前,汽车营销进入流量为王阶段。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表示,新势力车企应推动流量转化为留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消费群体,构建活力、和谐共生的汽车生态体系。

2024年,汽车行业协同创新体现在全产业链资源整合上。科技、新能源企业与汽车企业高度整合,形成强大工业能力,推动汽车业在新维度崛起。安徽合肥在“三电”、“三智”、轻量化材料领域完成布局,形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长三角“造车版图”中,沪、苏、浙、皖紧密联动,形成“4小时产业圈”。

谈及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创新型智能产业聚合发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智能汽车技术企业可能带动低空技术和具身/人形机器人技术,产生溢出效应,成为智能汽车产业聚合型重要关联产业。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