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负极材料涨价预期逐渐显现,行业企业盈利承压但需求增长,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涨价预期强烈。分析师指出,头部负极企业有望在Q1对部分型号涨价,市场最低价流通利润率较低,但需求有支撑,预计明年Q1价格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

负极材料涨价预期逐渐显现。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尽管目前负极材料价格仍处于低位,行业企业盈利压力较大,但今年负极材料需求同比有所增长,多家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近期,更有电池企业负极材料招标因价格低而流标,显示出负极材料企业强烈的挺价意愿。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负极材料分析师常柯指出,预计头部负极企业有望在Q1对部分型号涨价500元/吨到1000元/吨,主要调整的是加工费而非原材料价格,涨价或在一月份左右实施。这一预期使得负极材料价格低位徘徊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

据Mysteel调研,2024年15家负极材料企业出货量超148万吨,Top5负极企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然而,尽管需求增长,负极材料行业整体仍在盈亏平衡线附近挣扎。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低端)材料加工成本为14000元/吨,市场低端最低价流通为17000元/吨,刨去运费等成本利润率在-5.17%。

Choice行业价格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负极材料价格仍呈现下滑趋势并在低位徘徊,人造石墨(低端)价格从21000元/吨降至16500元/吨,降幅达21.43%。盈利压力下,负极材料行业涨价呼声不断。

常柯认为,当前负极材料价格已接近底部,下游补库积极性提升,需求有支撑,预计负极材料明年Q1价格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部分型号缓涨,特别是头部负极企业,涨幅可能在500元/吨到1000元/吨之间。这一预期得到了部分负极材料企业的确认。

近日,比亚迪负极材料招标因价格低而流标,再次反映出负极材料企业的挺价情绪。据负极材料企业内部人士透露,流标的主要原因确实是下游有涨价预期,但还有其他因素。此外,比亚迪下半年招标价格较上次招标价格均价上浮10-15%,单价上涨约1500-2000元/吨,这表明负极材料需求仍旺,支持了负极材料企业的挺价情绪。

璞泰来董事长梁丰曾表示,因负极材料行业存在阶段性的产能错配,导致部分产品市场价格已低于合理的生产成本,使负极材料行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因此,负极材料价格继续下降的概率不大,预计短期内将以维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为主。但负极材料的价格最终还是由市场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