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文化产业IP逐渐走向成熟,商业化变现能力提升,形成综合性IP矩阵。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庆余年》等IP位列价值综合榜前五,IP出海影响力持续扩大,网络文学成为IP转化重要源头。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IP持续走向成熟,商业化变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了涵盖文学影视、动漫、游戏、衍生品等领域的综合性IP矩阵。这一趋势不仅满足了国内民众的文化娱乐需求,还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12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IP影响力报告(2024)》显示,在“2024年文化产业IP价值综合榜TOP50”中,《庆余年》《黑神话:悟空》《斗罗大陆》《三体》和《斗破苍穹》位列前五。报告指出,IP的打造和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设置了IP价值综合指数,从IP感知力、传播力、开发力、拓展力四个维度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从整体来看,IP价值分布呈倒金字塔结构,头部IP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且改编成功率较高,开发力具有明显优势。以《庆余年》为例,其改编的电视剧《庆余年第二季》上线后,不仅刷新了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历史最高纪录,还在CCTV-8上连续18天位居全国全部频道实时收视率第一,播出期间最高市占率达55%,成为今年全网唯一集均破亿的剧集。

此外,《庆余年》IP还推出了多款衍生周边,盲盒销量超过20万只,影视卡牌GMV高达2000万,销量位居剧集类收藏卡牌历史第一。同时,该IP还向消费品授权拓展商业版图,合作约20个品牌,涵盖玩具周边、3C数码、线下实体娱乐、饮品等品类。

在TOP50榜单中,文学类IP占比高达50%,依然是主要原生类型。网络文学已成为IP转化的重要内容源头,占比超过八成,玄幻、仙侠、古言题材表现抢眼,涌现出《斗破苍穹》《大奉打更人》《墨雨云间》等热门IP。在“IP生态”的构建中,影视、动漫、游戏、衍生品等多元场景成为IP延展的重要载体,实现了IP价值的最大化与持续增值。

影视方面,影视作为IP价值“放大器”效应显著,以网文为代表的文学类IP影视化改编成效显著。动漫领域,以文学为原生类型并进行过动漫改编的IP占比达76%,以玄幻、科幻题材为主。游戏方面,《黑神话:悟空》等8个游戏入选TOP50 IP,文学、动漫IP正在加快游戏化转化,实现IP价值持续翻倍。

为进一步为文化产业IP的开发与转化提供参考,报告特设IP改编价值潜力榜评价体系,并公布了“IP改编潜力价值榜”。在45个潜力IP中,网络文学占比超过82%。IP出海影响力方面,随着《庆余年》《斗破苍穹》等头部IP在文学、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等领域的全面拓展,中国IP授权市场全面崛起,中国本地化授权IP数量占比连续3年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来源。同时,中国IP在国际市场上表现愈发亮眼,网文、影视、游戏已成为我国文化出海的“新三强”。

为客观评价IP的国际影响力和对传播中华文化的贡献度,报告还增设IP出海影响力榜,遴选了成功出海、具有广泛影响力且对中华文化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15个IP,《黑神话:悟空》《三体》《原神》《庆余年》《斗破苍穹》位列前五。其中,《黑神话:悟空》作为中国首款3A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反响,荣获多个世界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