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美妆行业经历市场洗牌,外资与国货品牌均面临挑战。部分品牌逆流而上,展现韧性。行业多元化发展,头皮护理、美容口服剂等成为新增长点。未来,美妆企业需紧跟市场脉动,拥抱科技创新。

2024年,这个充满变数的年份即将画上句号。美妆产业在这一年里,在宏观经济波动的浪潮中奋力前行,但消费者信心的低迷让行业难以迅速回归增长的轨道。

从昔日的快速增长,到如今的增速放缓,美妆行业面临着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行为理性化的双重压力,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

回顾这一年,美妆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站在这个转折点上,我们如何洞察美妆行业的未来趋势?

挑战重重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迎来新一轮洗牌,外资品牌与国货品牌均未能幸免。欧莱雅、雅诗兰黛、LVMH等国际美妆巨头在华业绩受挫,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欧莱雅虽前三季度业绩实现6%的增长,但第三季度旗下大众化妆品部和皮肤科学美容部销售额均同比下滑。

与此同时,中国美妆巨头如华熙生物、上海家化、水羊股份等也遭遇营收净利双降的困境。据蓝鲸新闻记者统计,今年有超过30个美妆品牌黯然离场,包括宝洁、资生堂、科蒂等国际品牌旗下的高端护肤品牌,以及Boscia等海外品牌。

不仅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困境,新锐国货美妆品牌也面临类似挑战。VOG&DEESSE欧荻斯、苛研、戴摩道克等国货品牌因市场竞争压力、长期亏损等原因宣布退出市场。

逆流而上

尽管整体市场增长放缓,但仍有部分品牌展现出不屈的韧性。资深化妆品行业管理专家白云虎指出,2024年美妆行业呈现出“新质品牌向上、新锐品牌向下”的态势。

珀莱雅、韩束等头部企业依靠品牌积累和产品创新策略,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重增长。珀莱雅2024年上半年营收首次突破50亿大关,同比增长37.90%;韩束在抖音平台延续业绩神话,上半年GMV已超2023年全年。

在投融资方面,虽然整体热度明显下降,但仍有毛戈平等国货美妆品牌成功上市,成为行业热点。同时,投资多转向产业链上游和细分赛道,如合成生物学、重组胶原蛋白等领域成为投资热门。

多元发展

在品牌端,美妆企业纷纷打起“科技牌”,积极开辟多元化赛道。头皮护理、美容口服剂等品类顺势而起,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头皮疗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9年将有望达到817.80亿元。在口服美容领域,伽美博士、贝芙汀、美丽肌因等国货品牌崛起,为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美妆品牌还注重精细耕作,深入细分领域,不断升级产品成分和配方,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品牌营销也更加注重对“品牌价值”的打造,特别是中国文化、东方美学等理念在品牌定位、包装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展望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全方位改造和提升美妆行业。产品研发、虚拟试妆、定制化产品时代的到来,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将推动美妆行业在变革中前行,在挑战中成长。

美妆企业必须紧跟市场脉动,把握消费者需求,同时拥抱科技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