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各地积极布局抢抓新机遇
AI导读:
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政策扶持,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积极布局,推出行动方案,成立创新中心,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拓展应用场景,抢抓新机遇。
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政策春风,各地积极布局,成立创新中心,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纷纷出台举措,抢抓人形机器人产业新机遇。
上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率先布局,发布行动方案,明确打造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上海傅利叶智能、开普勒探索机器人等企业推出新品,宝山区集聚近300家机器人创新企业,加速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杭州西湖区通过组织海外留学人才参观创新平台,展示球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科研成果,全面启动5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浙江省发布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整机年产量达到2万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北京出台政策文件,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开展整机和关键零部件攻关,推动技术演进和规模化应用。经开区、海淀区等区域发布行动计划,将人形机器人作为主导产业推动。北京亦庄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专注于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上海浦东落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创新生态,加快开源人形机器人研发。创新中心联合头部企业发布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规范。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浙江龙游县举办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推出“游龙1号”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形成产业体系。上海将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方向,发挥产业优势,推动跨领域合作,加大示范应用拓展,打造全球开发协作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