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政策扶持,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积极布局,推出行动方案,成立创新中心,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拓展应用场景,抢抓新机遇。

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政策春风,各地积极布局,成立创新中心,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纷纷出台举措,抢抓人形机器人产业新机遇。

上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率先布局,发布行动方案,明确打造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上海傅利叶智能、开普勒探索机器人等企业推出新品,宝山区集聚近300家机器人创新企业,加速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杭州西湖区通过组织海外留学人才参观创新平台,展示球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科研成果,全面启动5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浙江省发布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整机年产量达到2万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北京出台政策文件,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开展整机和关键零部件攻关,推动技术演进和规模化应用。经开区、海淀区等区域发布行动计划,将人形机器人作为主导产业推动。北京亦庄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专注于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上海浦东落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创新生态,加快开源人形机器人研发。创新中心联合头部企业发布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规范。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浙江龙游县举办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推出“游龙1号”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形成产业体系。上海将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方向,发挥产业优势,推动跨领域合作,加大示范应用拓展,打造全球开发协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