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量飙升,多家企业动态引发关注
AI导读: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2024年突破130万辆,皮卡市场将迎来新能源机遇,长安汽车预计2030年新能源渗透率超80%,小米汽车SU7交付量超预期,南京紫荆半导体公司成立。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飙升,预计2024年突破130万辆
12月29日,合肥发布消息称,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突破130万辆大关,与2021年的14.5万辆相比,实现了飞跃式增长。这一成就标志着合肥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财联社汽车评论指出,合肥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
乘联会崔东树:新能源皮卡市场将迎来新机遇
同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4年1-11月,全国新能源皮卡销量达到1.05万辆,同比增长58%。崔东树指出,随着国内电动皮卡市场的启动,如吉利雷达等电动皮卡品牌正在逐步培育市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新能源皮卡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他还提到,皮卡进城放开路权的效果不如皮卡下乡,县乡级市场的皮卡销量增长有效抵消了城市市场的萎缩。
长安汽车朱华荣:2030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将超80%
12月29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预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47.2%,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突破3200万辆,同比增长3.2%,而到2030年,销量将超过35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将超过80%。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则表示,预计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规模将超过300万辆,市占率突破9.4%,采购额达到1487亿元,同比增长8.9%。财联社汽车评论称,长安汽车正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小米汽车SU7交付量超预期
12月28日,小米汽车宣布,其SU7车型全年交付量已超过13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财联社汽车评价称,这是小米汽车惊艳的一年。
南京紫荆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专注RISC-V车规级芯片
近日,南京紫荆半导体有限公司在江北新区研创园成立。作为长城汽车培育的专注于RISC-V车规级芯片设计的公司,南京紫荆半导体致力于提供自主可控的车规级芯片及解决方案,包括RISC-V MCU、模拟芯片、SOC芯片等,旨在实现长城国产化芯片的自研供应,并辐射整个汽车行业。
财联社汽车评论指出,主机厂愈发重视垂直整合能力的提升。
(财联社记者张屹鹏整理/点评)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