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部地区多个省份晒出年度经济发展成绩单,郑州市汽车年产量破百万,安徽省汽车出口全国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14%。中部地区坚持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加速进阶升级,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临近年终,中部地区多个省份纷纷晒出年度经济发展成绩单:郑州市的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安徽省前三季度出口汽车68.11万辆,稳居全国榜首;1至11月,湖南省和江西省的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过14%,展现强劲增长动力。

  中部地区正加速推进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产业结构加速“翻新”

  查阅中部省份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不难发现,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动能转换、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的趋势愈发显著。在郑州航空港区,比亚迪的整车生产基地繁忙而高效,每50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车,每3秒就能生产一支动力电池电芯。这一生产基地不仅是比亚迪在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更是推动郑州汽车产量历史性突破百万辆的重要引擎。

  同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安徽省芜湖市的奇瑞汽车也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年内出口量首次突破100万辆。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带的加速崛起,中部地区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河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大幅增长,安徽的汽车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也创下新高。

  此外,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中部地区的多个产业集群也榜上有名,如湖南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河南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等。

  创新驱动动能转换

  在创新驱动下,中部地区的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速推进。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蜘蛛车”等创新产品,逆势增长,销售额保持40%左右的增速。安徽的光储产业则在规模和产能之外,还布局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前景广阔的新技术路线。

  河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河南省科学院激光制造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技术在玻璃上打出数万个微米级别的小孔,这项技术应用于芯片封装,能有效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同时,中原量子谷项目发布了一批涉及高端芯片、激光制造等领域的创新项目,河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也有望创历史新高。

  助企纾困促活力升级

  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江西共青城市建立了“数字化诊所”,为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供精准诊断。河南、山西、安徽等地也纷纷推出多项惠企措施,如河南建立重大项目施工和要素保障白名单制度,推出“专精特新贷”业务;山西则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安徽则通过减税降费及退税等措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这些政策“组合拳”正有效激发民营经济的新活力。河南、山西、江西等地的民间投资增速较快,对税收、进出口和经营主体数的贡献率也显著提升。

(文章来源:新华社,略有改动,以符合发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