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型灌区建设成就显著,节水灌溉助力粮食增产
AI导读:
我国已建成7300多处大中型灌区,形成完善的工程网络体系,覆盖全国56%的耕地,生产全国77%的粮食。中央累计投入2000亿元用于建设改造,数字孪生灌区建设顺利,节水灌溉技术广泛应用,助力粮食增产增收。
海报新闻记者田柳北京报道
12月30日,海报新闻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我国近年来在大中型灌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全国已建成7300多处大中型灌区,形成了覆盖蓄水、引水、提水、输水、排水的综合工程网络体系。这些灌区覆盖了10.75亿亩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6%,并承担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生产任务,为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约2000亿元用于大中型灌区的建设改造,形成了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灌排工程体系。特别是在“十四五”期间,已实施了1880多处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和190多处新建灌区项目,预计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约2亿亩。
2023年,水利部启动了两批共46个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的试点项目,旨在通过优化水价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现代化灌区的建设。同时,水利部还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49处大中型灌区进行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通过精准调度和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在节水灌溉方面,全国大中型灌区严格执行取水许可管理,科学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水利部发布了14项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并构建了覆盖主要农作物及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灌溉用水定额体系。同时,还发布了30余项农业节水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应用84项节水灌溉技术。截至2023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到6亿多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4亿亩。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