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车市场变革回顾:新能源汽车崛起与跨界融合成亮点
AI导读:
2024年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崛起与跨界融合推动下取得显著成就,包括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加速完善等。未来车市将继续在智能化、电动化等浪潮下前行。
驶过2024年,汽车市场在向新向智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留下了诸多“新标记”:造车新势力持续涌现,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成功突破1000万辆大关,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更是连续数月超过50%。与此同时,充电基础设施也加速完善,全国充电桩总量已超1000万台,车企间的竞争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回顾这一年,汽车市场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新能源汽车为何能“火”起来?未来车市又将走向何方?为此,编辑部与多名负责汽车领域报道的新华社记者进行了对话,共同回顾了在变革中不断前行的车市。
新华社记者高亢表示,他的直观感受是“颠覆”。今年,传统燃油车的市场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首次超越燃油车,并连续多月保持领先,这充分说明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在各大车展上,国际品牌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本土新能源品牌的崛起。
新华社记者吴慧珺则认为,跨界融合是今年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传统车企与ICT企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多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亮相,让人们能够沉浸式体验前沿的“黑科技”。文心一言、讯飞星火、通义千问等AI大模型纷纷“上车”,电动化加速推进,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日益深化。
新华社记者孙飞则指出,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车市变化莫测,但不变的是我国汽车产业整体实力的持续提升。尽管部分车企面临困境,但整体市场依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彰显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强大实力。同时,他也提到了二手车出口这一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蓝海市场。
孙飞在调研中发现,二手车出口市场增长迅速,出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中亚、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区。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未来二手车出口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吴慧珺还提到了中外车企反向合资的现象。面对全球汽车工业变革,合资车企在电动化方面呈现掉队趋势。因此,外资品牌正积极与中国车企合作,开启反向合资的新模式。例如,大众在安徽建立了全球第二大研发基地,奇瑞汽车也与西班牙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合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高亢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消费者的认可。特别是今年以来实施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降低了购车成本,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车企也不断推出新车型,提升续航里程和性能配置,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孙飞则强调,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越来越高,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浪潮下,汽车越来越像一个移动的互联网设备。以往百万元级别豪车的专享功能,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车”,让消费者体验更好、生活更加便利。
吴慧珺还提到,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强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强大的产业链支撑。同时,众多企业的跨界融合也进一步激发了行业的创新能力。
展望未来,高亢期待电池技术能有新的突破,提升续航和充电速度,让新能源汽车更加出色。孙飞则希望车市能够加强对行业自律的探索,倡导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吴慧珺则认为,多家车企已将海外市场作为重要的增长点,未来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