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畜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就进口牛肉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答记者问,介绍牛肉进口情况及对国内肉牛养殖业的冲击,呼吁国家对进口牛肉采取管控措施,保护农民生计和产业安全。

中国畜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近日就进口牛肉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接受了记者采访。12月27日,商务部正式公告将对进口牛肉实施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此次调查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

据协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由于国内外牛肉价格存在较大差距,牛肉进口量逐年攀升。从2013年的不到30万吨,到2023年已达到274万吨,增加了8倍多,占国内牛肉产量的36.4%,牛肉已成为我国进口规模最大的肉类产品。然而,2024年牛肉进口量依然保持增长态势,1至11月进口量达到260万吨,同比增长4.3%。

针对大量进口牛肉对国内肉牛养殖业的影响,协会负责人表示,自2023年6月以来,进口牛肉单月进口量连续18个月超过20万吨,对国内肉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在国内肉牛养殖已经处于低迷状态,大部分养殖场户面临亏损的情况下,进口牛肉的冲击更是加剧了养殖场的困境。牛肉和活牛价格快速下跌,目前牛肉价格已降至近5年最低,活牛价格更是跌至近10年最低水平。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超过1600元,连续8个月亏损超过1000元,65%以上的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进口牛肉的冲击还导致大量母牛被出售屠宰,对肉牛产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行业反映,牛肉过度进口已对我国肉牛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据监测,当前基础母牛存栏量比2023年6月的历史高点下降超过3%,今年1至11月份新生犊牛同比降幅超过8%。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优质基础母牛群体将面临萎缩,动摇肉牛产业根基。因此,行业强烈呼吁国家对进口牛肉采取管控措施,保护农民生计和产业安全。

此次商务部发布的立案调查公告,对国内肉牛产业起到了稳定预期的作用,也为行业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