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3年建华控股集团等中山企业选择回归故里,中山通过工改和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回流,深中通道开通促进深中一体化,中山经济焕发新活力,向湾区协同转型。

2023年,年近七旬的建华控股集团创始人许景新决定将经营30余年的“管桩帝国”总部迁回广东中山。2024年12月5日,建华控股总部回归揭牌仪式在小榄镇隆重举行,标志着旗下三家公司正式回归中山市小榄镇。

十年前,建华控股北上镇江,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但近年来,受土地和创新资源限制,不少企业选择外迁。然而,随着中山“工改”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企业开始回流。建华供应链投资10亿于小榄,欧普照明重建华南总部,华帝厨电也增资扩产。

中山通过“工改”吸引993家新企业,738家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预计新增投资总额近1700亿元。深中通道开通,打破交通瓶颈,促进深中一体化,深圳科创资源、金融服务涌入中山。中山通过扩权强镇改革,镇域经济焕发新活力,发展制造业,尊重企业家。

然而,中山经济增长滑落非一日之寒,产业转型也非一蹴而就。中山需更多产业动力源,如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投入,接受深圳辐射,填补高端服务短板。

建华控股回归后,希望引领更多企业回归中山。欧普照明在中山建设大湾区智能制造新高地,总投资30亿元。工业用地支持是企业回归的保障。

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商贸、产业地位提升。今年,深中两地成立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协同发展低空经济。中山启动低空航线及起降点规划,推动低空飞行应用。

中山GDP去年超越湛江,重返全省第九。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中山在镇域融合基础上,向湾区协同转型,通过跨镇街经济区打造,提升市级统筹力,促进镇域经济融合发展。

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成功招引亿元项目,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加快。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与深圳合作深化,力求形成双赢局面。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