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即将开标,涉及95个品种,包括独家品种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此次集采推进速度快,覆盖省份广,竞价规则采用综合评分法,旨在挤出虚高价格水分,促进市场竞争公平公正。

12月25日,湖北医保服务平台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将于12月30日召开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标志着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即将拉开帷幕。此次集采周期将从中选结果执行之日起,持续至2027年12月31日。

回顾历史,2021年与2023年,湖北曾主导两批中成药集采,中选率分别为62%与71.6%,中选价格平均降幅分别达到42.27%与49.36%,主要聚焦于口服中成药。此次第三批集采涉及95个品种,涵盖临床常用、采购金额高、用量大的中成药,包括舒肝宁注射液等独家品种及血栓通胶囊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是迄今为止纳入品种数量最多的一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集采还纳入了17个中药注射剂,剂型从以口服为主扩展至口服与注射剂并重。

与前两批相比,第三批中成药集采推进速度显著加快,从今年10月中旬启动报量至今,仅用时不到3个月。同时,集采省份数量也从首批的19省联盟扩展至此次覆盖全国的31个省,显示出集采范围的逐步扩大。

本次集采共涉及562个产品,其中6个产品未通过审核,分别为莱美药业的注射用炎琥宁等。而参与第三批采购的企业共有287家,全部通过审核。然而,也有部分企业因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等问题被倒扣分,共有56家企业存在扣分情况。

在竞价规则方面,第三批中成药集采采用了综合评分法,其中价格竞争得分占60%,技术评价得分占40%。技术评价涵盖了医疗机构认可度、药品企业供应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招采信用评价及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国家医保局强调,各企业产品在自身调整后的基准价基础上降价,降幅大的企业将获得更高的评分。最终,综合得分高的企业将胜出。同时,为防止价格虚高,国家医保局还设定了3倍“熔断线”,确保中选产品价格合理。

国家医保局表示,此次全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旨在平衡中成药行业现状,认可同类药品的初始价格差异,并通过多措并举压缩同类药品之间的价差,挤出虚高价格水分,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在承认企业现有价格的基础上,调整产品基准价,对高价药品进行适度调低,以提高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