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准测试科创发展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办,发布《“巢燧”大模型基准测试报告》,成立高校大模型创新发展联盟,评选出大模型领域“2024年度十大突破技术和进展”。

12月25日至26日,主题为“大模型·大未来”的“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准测试科创发展大会”在成都高新区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以期加速大模型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此次大会发布了《“巢燧”大模型基准测试报告》,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评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报告由OpenEval平台、天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及大模型基准评测专家委员会联合发布,从两大维度、六则细项对国内多个大语言模型进行了全面评测,旨在揭示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态势与潜在风险,为研发者提供方向性指引,同时为人工智能的安全治理和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会上,还成立了“高校大模型创新发展联盟”,旨在整合高校在大模型领域的优势资源,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联盟将围绕技术交流、人才定向培养、国产适配、大模型备案及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关键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专业服务,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此外,大会评选出了大模型领域的“2024年度十大突破技术和进展”,包括大模型推理技术、多模态生成式AI、具身智能及大模型的进化等前沿技术,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未来趋势。

众多行业大咖和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分享了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其应用的深刻见解。其中,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强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真正推出全方位服务的机器人还需长时间努力,并呼吁大家注重AI伦理治理,共同应对人类重大需求。

此次大会及系列配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也进一步提升了成都高新区的产业环境和政策吸引力,为成都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