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准测试科创发展大会在成都高新区盛大启幕,汇聚众多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成都智算中心作为关键节点,将优化算力结构并深入挖掘应用价值,助力大模型发展。

红星资本局12月25日最新报道,以“大模型·大未来”为主题的“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准测试科创发展大会”在成都高新区隆重开幕。此次盛会吸引了大量行业专家、学者及大模型领域相关企业的领军人物,共同研讨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走向,并携手推进大模型在多种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快速落地。

在大会现场,红星资本局专访了成都智算中心技术部负责人廖显。成都智算中心作为“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的关键节点,由智算云腾(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智算云端大数据有限公司携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建设。该中心集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城市智脑平台及科研创新平台于一身,自2022年5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一期项目已具备330P FLOPS/FP16的强大算力规模,依托“昇腾”+人工智能产业,为创新驱动及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的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有力推动了“东数西算”战略的实施及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

廖显形象地比喻,成都智算中心如同政府新基建算力基础设施的培育者,为大模型这棵生长在数字土壤中的参天大树提供不可或缺的滋养与支撑。“我们致力于在大模型与底层算力之间构建流畅的桥梁,确保大模型能够高效、精准地完成各项任务。”

他强调,作为政府侧算力资源的提供者,成都智算中心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将“普惠”理念深植于心,积极推动公共数据及公共大模型资源的部署、测试与应用。尤其在气象、遥感、行业试点及社会治理等领域,尽管部分工作短期内无法带来直接商业回报,但只要能够助力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服务品质,成都智算中心都将全力以赴给予支持与鼓励。

在展望大模型未来一年的发展趋势时,廖显表示,“我们应更加关注应用价值与场景落地的实际效果,而非单纯追求算力或功能的先进性。”

他透露,成都智算中心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将围绕三大方面展开:一是积极响应政府战略需求,优化算力结构,强化异构算力资源的运营与社会需求支撑;二是深入挖掘应用价值,构建科技生态评估体系与技术测试资源匹配机制,助力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生产力的坚实支柱;三是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特别是在异构算力软件能力方面,在算力建模、调度及池化技术,乃至与CUDA生态兼容方面,争取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这些举措,成都智算中心将持续引领大模型发展的新篇章,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